人物紀事----【朱陵結親?朱家?朱老爺子】(1 / 1)

陵玉的大伯娘朱大福是南郡城的下河村人,家裏姐四個朱大福,朱二福,朱三福,朱四福,還有一個弟弟叫胡兒,朱胡兒。

朱家的老爺子年輕的時候在南郡城的賭坊裏做過打雜的,算是見過些世麵,年紀大了就改行回村殺豬了。

老爺子打年輕起就盼著兒子,可求兒偏來了女。

來就來吧一大白胖閨女也挺好,有失望也有高興,然後繼續再接再厲想著下次一定能盼來一個兒子,結果自個四十好幾了還是沒有,家裏一溜的閨女,倒是一個比一個白胖,能吃能睡的。

慢慢的等到朱大福長到十三歲可以議親嫁人了,朱老爺子就去青石鎮尋摸了個好媒婆。

老爺子喜歡兒子,但也愛幾個閨女,一心盼著閨女嫁的好,過的好。

媒婆一說十裏八村適齡的小夥子,朱老爺子一下子就看中了當年還在學堂裏念書的陵守禮了。

當時的陵守禮長的精神,小夥子結實又壯實,陵家祖上還是耕讀傳家,也出過當官的,就算現在沒落了點,但家裏這麼多讀書人,條件也應該不錯。

這麼想著朱老爺子就看中了這人,然後先托了兩家共同的熟人給陵家透個口風看看對方的意思,要是都同意那就由陵家托媒婆上門,他們家是閨女不好太主動。

朱老爺子當時是不知道啊,陵家全因為祖宗遺願才咬牙供讀書人,這些年錢全花學堂裏了。

陵家的讀書人下了學堂全是走街串巷尋摸活幹或者挑擔子的小商販,幹的活一個比一個接地氣兒,家裏餘糧都湊不出多少,陵守禮都十五了還沒尋摸親事的意思就是因為他們家沒錢娶媳婦啊。

朱老爺子怕旁人說他們家想攀陵家這些讀書人,聘禮要的也少。

所以當時找的人上門一說朱家的意思,陵家沒有不答應的,天上白掉一媳婦呀,那陵守禮樂的都不行了,東拚西湊湊齊了銀錢,成婚,朱老爺子一咬牙第一個閨女嫁人還倒給了不少嫁妝。

等朱大福嫁給了陵守禮,新媳婦次日一進廚房一看米缸,眼淚都快下來了,一家子騙子啊這是,米缸那個窮,喝粥都嫌棄米少!

陵家最值錢的就是那四個讀書人,錢全花他們身上了,娶個媳婦還欠外頭點錢,事已至此,悔之晚矣。

好在朱大福一向心大,日子就湊湊合合的過了下去,閨女認了,當爹的後悔也晚,自此是咬牙切齒盼著女婿能有點出息。

結果陵守禮縣試兩回,府試三回好不容易考了個童生,然後就做了賬房,一副打死也不再考的樣子,朱老爺子恨的牙根都癢癢,咋就不能學學那些七八十還考的呢,才考這麼幾次就慫了!

在朱老爺子眼裏陵守禮才考這麼幾次就能考中成績也算不錯了,畢竟他參加縣試的時候二十都不到啊,肚子裏算是有學識了,那考八九次才考中還歡天喜地的人家大有人在啊!

但陵家沒一個當回事兒的,在老陵家心裏,按著以往老陵家這些人的成績來看,陵守禮這就算個榆木腦袋了,案首沒撈到就算了,第二都沒撈一個你還好意思繼續讀?

不說遠的你看看陵老爺子那親四叔那成績都好成什麼樣了,人家棄考了!

這也不是什麼好榜樣啊!

不過陵守禮還是當時就表示不好意思了,好在他本來也沒打算繼續讀。

這解釋傳到朱老爺子耳朵裏,朱老爺子是直嘬牙花子,一家子都有病這是!

活該你們家這些輩兒都沒再出官啊,多大的腦袋還非得考上第一才繼續考!白瞎他大閨女了!配這麼個缺心眼的小子!

這女婿也就這麼大的出息,好在朱老爺子也不認為他閨女賢良淑德,日子也就稀裏糊塗的過了下去,不過朱老爺子還是打心裏看不上這個姑爺!

------【朱胡兒】------

朱胡兒是朱家第五個孩子,在朱大福出嫁好幾年後,將近六十歲的朱老爺子老年得子,朱老太太以五十多歲的高齡生下了一個兒子,朱老爺子圓滿了!

前頭幾個孩子都是大福,二福,三福,四福,等到這個兒子本來應該叫五福,不過朱老爺子轉念一想定下名字,叫胡兒!

把他這輩子比做一圈牌九,打下來,打到這個歲數,求兒得兒,老天爺疼他老了老了賜了這麼一個小娃下來,這牌算是胡了,此生再無所求,他圓滿了!

女兒們也都嫁人了,除了大閨女大福以外,嫁的都挺好,女婿也疼人知冷知熱,這就行了。

他們老兩口要是等不到兒子長大就把這些房子地銀錢都給閨女們分一分,她們隻要有一個拉撥這個小兄弟一吧,就是讓他立馬合上眼他也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