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叫阿山的男子說完轉身跑回去了,沈爺叫上所有人跟上,原來他們挖出來的盜洞在三十多米外的蘋果地裏,挖出來的土被均勻的鋪在蘋果樹下,如果不上前來根本不會發現這些新土,看來盜墓賊還挺會利用資源。
圓形洞口,直徑一米左右,垂直向下,深也有一米多,黑黝黝的,看不清具體情況。阿山回到洞口後蹲下來,把一股電線接在一個電瓶上,電線鏈接著鼓風機,鼓風機立馬傳出了嗡嗡聲,一根碗口粗的帆布管子立馬鼓了起來。
幾人都退開了一些,擔心被置換出來的氣體有毒。
半小時後,阿山關閉了鼓風機,“叔,差不多了。”
沈爺抬頭看看天色說道:“嗯!我這輩子倒過的鬥也有百八十個,卻沒有遇到過王公貴族的,現在可以彌補這個遺憾了,這個鬥很可能是大唐名將蘇定方的,我要親自下去看看,去叫老外過來吧!”
旁邊的一男子立馬跑步過去把戴維斯教授三人叫來。
人到齊後,沈爺開始安排任務了,“阿山,留個人在上麵盯著點,其他人跟我下去。”
“好。”說完,阿山就點了一人,讓他留在外麵,其他人拿起工具跟他下墓,下墓的總共有十一個,圓形的盜洞向下一米多後朝小土丘的方向拐過去了,盜洞也變成了方形的,高也有一米左右,彎著腰就可以前行,盜洞繼續傾斜向下。
這夥盜墓賊人數看起來不足二十人,但已經算是規模很大的盜墓團夥了,一般盜墓賊隻有兩三人合作,有時候人多反而會壞事。他們分工明確,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的盜墓賊已經沒有按照盜墓行業的傳統規矩來了。
在中國古代,行有行歸,乞丐有,盜墓賊也同樣不列外,盜墓賊古代又稱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搬山客、卸嶺力士,土夫子,尊伍子胥或曹操為祖師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專職的行業,甚至是家傳的派別。
自從古墓有豐厚的陪葬品開始,盜墓行業就注定產生了,自古有分官盜和私盜的區別,官盜就是像曹操,溫韜,孫殿英等官方行為,官盜是明火執仗的挖,根本沒有什麼規則可言,危害極大,而且專挑王公貴族的大墓來挖掘。
私盜就是民間貪財之人發起的,他們不僅有派別和傳承,還有特定必須遵循的規則,比如鬼吹燈,墓室挖開後要在墓室東南方向點支蠟燭,如果蠟燭熄滅,盜墓活動則必須立即停止,蠟燭熄滅的現象用現在的科學解釋就是墓室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濃度過高,不宜人待,但是古人認為是鬼吹燈,如果蠟燭熄滅再不走就得陪葬了,想想還挺科學,不知道古人得出這個經驗付出了多少生命。
盜墓賊盜墓過程中還不能損壞墓主人的屍骨,這或許是對墓主人的一點尊重亦或是心虛的表現,盜取墓主人隨身物品時要先從頭摸到腳,每次盜墓還不能盜絕,要留幾件,白天堅決不能下墓,天亮前必須離開等等,很多規矩一半科學,一半迷信。
隨著現代人科學知識水平的提高,盜墓賊也與時俱進,在財富的誘惑下,所有規矩都拋諸腦後了,被他們光顧過的古墓甚至連墓室地麵的泥土都被挖走了,這不是胡說,有些專門造假的不法分子就會去收墓室裏的土壤來培養贗品。
在安排妥當後,秦叔先一步跳入挖好的坑內,後麵的人也都打起手電筒跟了下去。
盜洞一直斜向下,眾人走了一會後墓道由方形變成了人字形的,頭頂的黃土變成了木板,地麵也全變成了細沙,就像地下煤礦的支架一樣,因為是兩塊木板組成人字,因此空間又縮小了一些。木板間還不時的有沙子落下,幸好這樣的路隻有五六米,穿過這段後,他們麵前出現一堵已經破開的磚牆,地上還有零零散散的磚塊。
戴維斯教授走在中間,他是考古學家,已經看出了這沙子的作用,不過畢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因此還是很好奇這積沙墓的防盜設計。
沈爺首先一步跨入了墓室道內,後麵的人也陸陸續續全部進來了,看著寬敞的墓道,黃老板誇讚道:“沈爺真有兩下子,這麼深的地下,沒有任何引導的情況下還能準確的把洞打到這裏。”
沈爺輕笑著回答道:“這隻是基本功,如果連洞都打不準,還怎麼吃這口飯?”
“這裏離地麵有幾米?”黃老板繼續問道。
阿山回答了這個問題,“這個鬥很深,我們用探針探過,這裏離地麵大概有二十米左右,十五米的土層,剩下的是流沙。”
“走吧。”沈爺繼續朝前走去,此時墓道已經很寬闊了,高和寬都兩米多,墓道是用磚塊修築的,是那種城牆用的大磚,拱頂,墓道通向兩頭,大家都知道要走斜向下的那頭,那根抽氣的帆布管子還在往裏延伸,繼續走了七八米後,大家終於看到了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