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段(2 / 3)

,他在等你,隻有他認得你,隻有他能陪你。

————————————————————

在雍親王府附近等了一個時辰,胤禛的身影始終沒有出現。半個時辰前,胤禩和珠蘭已經回府

,想必宴席早就結束。胤禛會去哪裏?難道去圓明園了?這麼冷的天,去西郊幹什麼?

是了,胤禛去京郊迎接胤禎,心情肯定會受影響,去圓明園靜靜不無可能。

胤禎如今在朝堂上的呼聲很高,人人都猜想他應是大統的繼承者。不過他們有沒有分析,胤禎

表麵風光,實則隻是貝子爵位。盡管他行文時都用“大將軍王”字樣,畢竟還沒正式封王。康熙的

等級觀點很強,名分不假與人,不願隨便給胤禎“真王”身份,怎麼能說胤禎應是大統的繼承者?

退一步講,即使是真正的大將軍王,也不能跟皇太子和大統的繼承者劃上等號。

胤禎出征期間,軍機大事皆由康熙運籌帷幄,胤禎僅僅是聽命行事,並未單獨發號施令。明年

四月,康熙還會再次派胤禎出征。西北離京城十萬八千裏遠,胤禎不能很好的掌控皇宮內部情況。

況且康熙是快七十歲的老人,體弱多病,隨時就有撒手人寰的可能,如果真要打定主意傳位給胤禎

,何以會派胤禎離京?

我想,康熙覺得胤禎有才能,故而指派胤禎為大將軍王,目的是想讓胤禎建功立業,有培養的

意圖。但是作為皇太子的人選,胤禎行事魯莽,性子浮躁,義氣有餘,成熟不足,加上曾是胤禩的

鼎力支持者,康熙還不能完全信任他。

也許,胤禎的確是康熙選儲的關鍵人物之一,但不能說明他是最理想的一個,當然也就不能說

明他應是大統的繼承者。

頭疼,頭疼,不分析了,不分析了。現代的曆史學家都沒爭出結果,我瞎操心又有何用?我隻

要相信胤禛是正統即位就行。

忽聽有人道:“王爺,您慢點。”我辨出那是蘇培盛的聲音,深吸口氣,撫摸亂跳的心,擠出

一個溫和的笑,優雅轉身。剛轉身,臉就跟被打上一劑麻藥似的,笑容驀地僵住。

寒風呼嘯至,數不清的雪花片片舞,天地瞬時融為一體。大紅燈籠隨風飄,微弱的燈光左一道

右一道的快閃,距離不遠,借著這股燈光,可以看清一切。

六年過去,胤禛高挺的身型更顯消瘦。不是在信裏叫他要多射箭、多騎馬、多舞劍嗎?怎麼不

聽話?清雋的臉上,除了上唇多了一層密細的兩撇胡、顯得更成熟外,並無多大的變化。

胤禛正在為年暮瑤戴鬥篷,柔和動作直刺我心。再看向腰間,沒有綴荷包,沒有帶玉佩。

為何是這樣?

“下雪了,天寒地凍,快隨我進府。”

聲音溫潤如玉,清脆似泉。

原來除了我,胤禛也可以對其他的女人說這樣的話。

我心猛地一悸,腹痛楚楚,眼淚瞬時流出。我忘記此行的唯一目的,忘記放棄一切要履行的承

諾,忘記要深情喚他一聲“胤禛”,隻是怔怔的站著。

雪越飄越大,視線範圍內的萬物變得模糊。我全身在抖,卻感覺不到冷。可能是心已麻木,有

了感覺會疼,索性凍著更好。

胤禛擁著年暮瑤的肩膀,踏上台階,“慢點,慢點,你身子不好,慢慢走。”我看不清年暮瑤

的什麼表情,但從側影推斷,洋溢著幸福,摻雜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