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黃鸝劇院(1 / 2)

夏至日這天,夜色來得太晚,天空中纏繞著縷縷雲紗,它們映射出的淡淡橘色告訴人們,現在早已過了傍晚時分。街心花園旁矗立著一幢乳白色的單體建築,建築造型簡約,棱角分明,它的外牆四四方方,像一塊散發著牛乳香氣的淡奶小方;它的穹頂則是深藍色的弧形玻璃,如果有航拍的話你就可以看到,這幢建築仿佛一塊巨大的方形藍寶石,鑲嵌在一片綠植之中,被托在城市的手掌心裏。這是黃鸝劇院,群星誕生的舞台。

盡管這座劇院聲名在外,但平日裏來這的人並不多,因為劇院四周沒有商業和住宅區,所以在沒有表演的日子裏,零星來此的隻有拍寫真的情侶和少數的文藝愛好者,但那樣的日子不包括今天。今天熱鬧極了,三三兩兩的觀眾漸次來到劇院,彙聚在劇院門口的廣場上等待檢票。女士們精心打扮過,穿著漂亮的長裙,長發盤在腦後;先生們顯然也打理過自己,不知道這是他們的伴侶要求的,還是他們自己本就有意為之,想借此機會攀比一番;來得更多的則是孩子,這些小男孩和小女孩年紀從五六歲到十幾歲不等,卻無一不衣著正式,昂著腦袋,穿著小號的襯衫和裙子,一個個都擺出一副高傲沉穩的模樣,像是舞台上的小演員。

廣場上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的話語聲像一淙淙小溪,彙聚成一條語音的小河,而話題的主角便是今晚的演出和那些年輕的表演者。黃鸝劇場今晚迎來的是一年一度的“夏至之夜”。夏至日,晝最長,夜最短,這一天象征著人們口中的“日久天長”。這一天不太熱,但也一點不涼,在這一天,華服等待被披上,美夢等待被纏綿,白晝等待著成為時光的主角,黃鸝劇院盛大的夏至表演即將開幕。

二十多年來,“夏至之夜”是這座劇院的當家好戲,有多少後來蜚聲中外的舞蹈家、歌唱家、音樂家是從“夏至之夜”開始被人們所認識的呢?這可真數不過來,時至今日,人們隻能說,如果你想看一個藝術家出名之前的樣子,那你一定得來“夏至之夜”,說不定今天台上的哪個人,日後就是文藝界的泰山北鬥了。“夏至之夜”原本隻是慶祝一個節氣,而今儼然成為明日之星的舞台,在所有參加表演的青年中,每年往往又有一兩個最出挑者,那更是前途無量。

等待之間,亦是社交之時,人們似乎非常熱衷於在這種正經場合高談闊論,他們好像覺得談話是會隨著環境而變得高雅的。然而你細聽談話內容,卻又不過如此。誰家的孩子有天賦,誰家的孩子又得獎,誰是未來最看好的演員,誰又名不副實、出名純靠家底……也許越是高級的場合,越逃不開前途的話題。命運並不在乎你是高雅富有,還是庸俗清貧。

說話間,一輛黑色轎車停在劇院門口,一位短發中年女士走下車來。她個子不高,身著黑裙,麵帶微笑,目光掃過廣場,顯然是在尋找什麼人。遠遠的,她看見一位高瘦男士正背對著她和別的人交談,她信步朝這位男士走了過去。

“趙老師這麼早就來了?”黑裙女士揚了揚嗓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