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成了大胖小子
早春時節,天剛蒙蒙亮,瓊州文昌縣潭牛鎮天賜村的百姓們已經開始插秧了。如今正是農忙,隻要稍微能幹點活兒的——不論是女子還是小孩都下了地,村裏頭大部分人家都空著,隻有村東頭傳出了一陣陣嘈雜的聲音。
“傳榮媳婦兒,這可不行呐,你得再多使把勁兒!時間久了,大人孩子都受不了!”
說話的是這村裏的唯一的接生婆王穩婆。從昨個兒晚上跑到這張家來給張老大的媳婦兒接生,足足忙活了三四個時辰了,這孩子還是沒生下來,一家人都在外頭眼巴巴瞅著、等著。
王穩婆心裏頭也是納悶,這張老大的媳婦年紀並不算太大,今年還不到三十,而且也是生了兩個娃的人了,怎麼這一胎生的這麼費勁呢?!
一個十歲出頭的小丫頭,慌慌的端著水盆跑了進來,屋門處還有個小一點的丫頭扒著門框,一副想看又不敢看的樣子。這就是張老大的頭兩個孩子——都是女娃兒。如今這一胎不知道是男是女,院裏頭那幾個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的,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不住往屋裏頭瞟上兩眼。
王穩婆還在床邊忙活著,其實她能做的非常有限,生孩子這回事嘛,完全是憑借運氣,穩婆也不過是多見過幾回這樣的場麵,能稍微幫著推拿推拿的就算不錯了。萬一真的有事,她們也起不到絲毫作用。
王穩婆瞅著,這回張老大家這位估計是凶多吉少了。就是不知道,萬一孩子生不下來,還能不能保得住大人。
屋裏頭還有一位年紀二十來歲的女子,穿著一身粗布的藍褂藍褲,憂心忡忡的站在床頭守著,她見水端來了,忙把幾塊布丟進水裏,一邊擰一邊回頭道:“大嫂,你稍等等,我這就給你擦汗。”
王穩婆心裏沒底兒,對這二十來歲的女子耳語道:“老三家的,你在這兒守著點,我出去跟張老爺子和你大哥說句話。”
說罷,她又低聲道:“你大嫂這麼久都沒生出來,怕是難產,也怪了,這胎位我摸著挺正的呀,怎麼就是不出來呢?依我說,最好是請個郎中來,萬一……萬一……”
後麵她也沒說下去,就匆匆往屋外去了。這女子走到床前,一邊幫躺在床上的李氏擦拭,一邊給道:“大嫂,王穩婆說了,你這胎位是正的,就是孩子頭有點大……”
說著,她走到床尾,一瞧仍沒什麼動靜,而她的大嫂李氏已經有些力氣不濟,她心中著急,對床頭的李氏喊道:“大嫂呀!我……我看見孩子的頭了,快,你拉著我的手,快使使勁兒吧!”
外頭院一群人當中,最顯眼的是那兩個壯實的莊稼漢,坐著的那個上了年紀,皮膚原本就有些黑,經過常年風吹日曬更顯粗糙,他長著一張瘦長的臉,鷹鉤鼻子,一眼看去是個有點沉默寡言但很有主意的當家人。這就是張家現在的家長張成才。
張家是天賜村的外來戶,前朝末年逃難逃到了這遠離家鄉的瓊州島上,剛逃過來的時候,還帶了不少家當和銀子,誰知後來到這島上不久,島上就刮起了台風,緊接著就是旱災,剛出生的張成才勉強活了下來,但家裏的積蓄卻消耗掉不少。
本朝初建,每個成年的男丁能分到十五畝糧田,兩畝菜地。張家吃虧就吃虧在人少,隻有張成才一個,那時候還沒有分地的資格。等他長大,半生顛沛流離的父母又接連去世了。他又沒有兄弟姐妹,一個人在這天賜村日子並不好過。
好在,張成才到底是有點本事,他不禁憑著自己的勤勞把這十五畝地打理的有聲有色,那兩畝菜地也是年年豐收,就這麼著,他一個十來歲的孩子給自己賺足了娶媳婦兒的錢,娶的還是個人人豔羨的漂亮媳婦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