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0
番外已更在微博。這回重新爬上來,修了下51章下麵貼的全文解析,然後貼到下麵(下文較長)。
-
1、關於這個故事
精神分裂症的臨床症狀很多,其中一種是出現嚴重的幻覺,包括幻視幻聽。致音所看見的一切與周也有關,都是虛像。都是大夢一場。(所謂主角:大夢想家,即周也(搖滾夢)和致音都是大夢想家)。
也就是說,這個故事真實的人物隻有致音、張勳、李念、致音母親吳念慈和陸修遠,次要人物的那些房東太太、麵店老板等等。
2、關於周也
第一,想說的是,有很多地方,其實都已經側麵反應了周也是不存在的。
從一開始,周也出場的時候,其實經常會有描寫他,整個人與整個世界格格不入,或者像是不屬於整個世界一樣等等;到他們第一次做|愛的時候,致音好幾個反應其實都很奇怪,她不敢見光,她在鏡子裏看周也;其實不敢見光,是因為周也見不得光,看鏡子,是因為致音潛意識也知道周也不存在,鏡花水月,鏡子裏的周也就是個虛像;後來到最後,她和周也做到一半就睡過去了,試問,女孩子第一次這麼重要的時候真的會做到一半昏過去?為什麼昏過去,因為周也不存在,因為□□也不存在。
到後麵,陸修遠和致音第一次聽完周也的演唱會,當時演唱會已經結束,陸修遠去上洗手間,等他回來的是,致音告訴他周也上台了;後來他們出場館,陸修遠撿到了一張演唱會海報,他感到一絲奇怪;為什麼奇怪,因為他沒有看到周也那個樂隊的演出名單。
陸修遠和致音第二次聽周也的演唱會,致音是在陸修遠離開的間隙看見周也,為什麼陸修遠離開,因為陸修遠是永遠看不到周也的,而致音潛意識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她是在陸修遠“離開”的時候看見了周也的演出。他們結束演出出來,周也不見了。為什麼不見,也是因為陸修遠是看不見周也的,所以致音潛意識就腦補出周也吃醋,周也擅自離開的劇本。再有最後,致音坐出租車回出租房的時候,半路周也拿著傘上了車,當致音下車撐開周也給的這把傘的時候,她覺得這把傘有點像陸修遠的傘,其實這並不是像,而是陸修遠臨走前把他的傘扔給了致音(中間有個細節是周也在下車的時候把傘扔給致音,而致音是“撿起”的這把傘。周也沒法遞給她,所以她假想成是周也把傘扔給了她)。
第二,當然是說一說致音和周也的關係。文中致音一開始喜歡上周也,覺得周也有自己心動的卻沒法得到的一切,比如致音一直都是個很中庸很溫順的人,而周也是個很極端很偏執的人;比如致音記性超好,但一直試圖忘記那段痛苦的記憶,所以周也就是記性很差的人;比如致音“五音不全”,周也卻唱歌唱得很好;當然,從另一方麵看,周也更像是另一個致音,同樣天才,同樣很孤單,同樣遇到壓迫,同樣遭受努力型朋友的一定程度的傷害,在精神上層麵上兩個人的困境十分相像。致音那樣子愛周也,保護周也,其實也是在試圖愛自己,保護自己。
也許從某種意義上上說,致音和周也的關係就是“莊生曉夢迷蝴蝶”。莊生夢蝶的典故出自《莊子·齊物論》裏“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周也的名字就是出自這裏。可能是致音夢中變成了周也,也可能是周也夢醒後複化成了致音。愛致音就等於愛周也,因為可能是周也夢醒後複化成了致音,愛周也就等於愛致音,因為周也是致音在夢中變成的。(比較亂,故事寫出來了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自己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我隻是想把我的這些想法說出來,不說憋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