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停雲
冬天日頭短,許多做慣了活計的婦人白日裏便要忙碌些,趕在日頭下去前把費眼的活給做了。
甄老娘便是如此。雖說如今是住外頭客棧,可她素是個閑不住的,尋了臨窗的位置坐著,就著窗外照進來的光做著自己的針線活兒。
正好隔壁房間的李太太要給丈夫補衣服,過來借個針線,便搬了椅子坐在甄老娘邊上,兩人正好閑嘮嗑,便問一句:“我瞧著大娘您也是要上京的,這是要孫女去投親戚?”
倒也不是李太太嘴碎愛八卦,主要是冬天路上本就少人,甄老娘這一行人也有些奇怪,老的老,小的小,雖說也有管事丫頭跟著,偏沒有個當家男人,難免叫人覺著奇怪。尤其是,甄老娘的小孫女,那模樣,真真是粉雕玉琢,像是畫上的一般,叫人見著都覺眼前一亮。
李太太夫家經商,為人也有些個小機伶,見麵時也不敢深問就怕戳了人家傷口,也是幾日相處下來,眼見著甄老娘和她家小孫女都是活潑開闊的性子,今兒才大膽問了一句。
殊不知,甄老娘這兒正等著人問呢——她憋了一路,要不是家裏丫頭看著,早就想要炫耀了。這會兒終於等到李太太問起,甄老娘這針線也不做了,把手上的東西往針線簍子裏一塞,嘴上假謙道:“我家祖上都是種地的,哪裏會有京城親戚。這回也是丫頭她爹升遷入京,特特派人來接我們祖孫……其實吧,我早說了,我老婆子一個,半輩子也沒出過家門,就是到了京城怕也不習慣哩。偏丫頭爹放心不下,幾次三番的派人過來,我也不放心他們一家子,也隻得跟著來一趟了……”
李太太不由也吃了一驚:她,她居然沒瞧出來,這甄老娘竟還有個當京官的兒子!
吃驚歸吃驚,李太太還是忙不迭的恭維了甄老娘好些:“早便瞧著老娘您有福氣,如今瞧著,果是有福呢,我們這些個人真真是比不上……”
這說著說著,難免便要問上幾句那位當官的甄老爺。
甄老娘平生最得意的便是這個兒子,如今聽人問起當即便挺著腰板,精神抖擻,仔仔細細的說了起來。說兒子一出生就是大腦門,記性好,會背書,正好碰著個好先生,被人看中收為弟子……
沒等甄老娘說到兒子中秀才、中舉、中進士還有外放做官那些事兒,忽而聽到窗外一聲驚雷,這天氣竟是說變就變,眼見著就要灰暗下來。
甄老娘也顧不得說兒子了,忙從椅子上起身,探頭往窗外喊了一聲:“二丫頭,二丫頭!下雨了,趕緊給我上來!”
李太太一怔,跟著往外看了一眼:“您家姑娘還在下麵呢?”
“可不是!和她娘一樣,最是個會磨人的!”說起媳婦,甄老娘也沒好氣,還有一肚子話想與人說,“你不知道,我那媳婦也是個脾氣大的,連著生了兩個女兒,這要是其他人家的婆婆早就要找人了,我也沒怎麼樣,不過是說了她幾句,她就和我擺臉色、使脾氣。生二丫頭那會兒,二丫她爹正好中了進士,她和我賭氣,抱著大丫頭就跑去京去了,倒把二丫這麼個奶娃子留給我!我當時就說了:這要是孫子,那我肯定是要養的,偏是個丫頭片子,小時候愛哭,長大了也磨人……”
說著,又想起來樓下沒聲兒,甄老娘氣得也顧不得端官家老太太的款兒,叉著腰喊道:“你上不上來?!再不上來,晚上幹脆就和你那匹馬一起睡馬廄得了!”
直到這時,樓下才傳來聲音——
“來了來了!您再催,我還沒來,雨倒是先被您催下來了!”
少女的聲音清脆脆的,嫩的仿佛初春枝頭的芽兒,嫩的能掐出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