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拉著晏兒上前,“姑娘,趕緊回家吧?”

那姑娘一臉茫然,眼神濕漉漉的,“我哪兒還有家啊?”

對上那樣的眼神,趙延善心裏動了動,有些無奈,說的更明白了些,“這雖然是京城,卻還是有壞人的,你的丫頭呢?”

姑娘搖搖頭,“還在外城。”

趙延善坐在馬車外頭,回身掀開簾子看了看裏麵,姑娘靠在車壁上正在發呆,對麵晏兒看看她,又看看趙延善,滿臉不解。

他自己也不解,不知怎的事情就發展到了現在這樣。

出門一趟帶了個貌美的年輕姑娘回去,到門口的時候剛好遇上於氏送紀瑛兒母子幾人出門,趙延善有些忐忑,於氏見了卻很歡喜,“呀,客人到了,趕緊迎進去啊。”

趙延善:“……”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姑娘被迎了進去,因為天色漸晚,她沒地方去還留宿了一晚。

於氏也發現了事情不對勁,不再多問了。

翌日,趙延善打算送她回外城,一路上姑娘絮絮叨叨說了許多,她姓萬,萬箐兒,是個孤女,和表兄相依為命,雖然沒明說,但都知道兩人以後會成親。這一回她進京,賣完了家中的房屋和鋪子,可以說除了那點銀子,一無所有了。她有些茫然,道,“我沒有親人了,我不知道去哪兒?”

趙延善忍不住道,“那你就留下。”

於是,那姑娘真就留了下來!

過了兩年,這姑娘已經在京城開了幾間鋪子了,做生意一把好手,趙延善親自求了於氏上門提親。

於氏最喜歡的就是這種會做生意又能獨立且性子爽利的姑娘,兩年相處,她對萬菁兒很滿意,高高興興上門,聘了三媳婦回來。

夜裏,大紅屋子裏紅燭高照,趙延善一身喜服,床上坐著的萬箐兒笑吟吟看著他。“我在想,你何時想娶我的?”

趙延善起身將她攬入懷中,“夫人,這個可以以後再慢慢討論。”

萬箐兒實在好奇,“你老實說,是不是在船上第一次見麵就……”

他的唇覆上了她的,堵住了她未出口的話。

緣分奇妙,有時候無意碰見的人,就是那個能相伴一生的有緣人。

作者有話要說:  有小夥伴說看不懂趙延煜的番外,其實就是他活了三世,第一世兩人一起變老,第二世他們都忘記了彼此,現在是第三世,他追回了曾經的愛人。

這個是趙延善的番外,就這樣吧。我覺得他受夠了古月琳被娘家拖累甚至影響了兩人之間的感情之後,再娶要麼是因為聯姻,要麼就會選一個獨立且能自立的姑娘。這麼一個獨自外出遠行被拋棄後還能振作起來的姑娘,他見了之後才可能再次動心。

第二百章 番外三 護國夫人

顧家在京城中已經紮根百年,顧氏子孫嫡支旁支者入仕的不計其數,因為顧家當家人是朝中工部尚書,顧氏後輩中得力者眾,所以,顧氏家族中哪怕隻是一個旁支不會讀書的庶子,也能靠著做生意活得滋潤。

身為顧氏嫡女的顧辛,從小就知道自己的婚事身不由己,從豆蔻到及笄,周圍的各種表兄和京城中許多青年才俊或真或假對她傾心,甚至親自對她表明心跡,她也從不動心。

因為她知道,動了也是無用,徒惹傷心罷了。

十六歲時,家中長輩為她定下了方家。

知道這個消息時,當時住在家中的表兄常荃悄悄過來跟她說了。

那方乾明,早已有了兩情相悅的表妹,她嫁過去之後,日子應該不好過。

常荃的身份說起來和她親近也不親近,她姑姑嫁入常家時是繼室,前頭的夫人已經生下了長子,就是常荃,她姑姑嫁過去不久,夫妻倆回京時就遭了難,兩人都落入水中不知所蹤,留下七八歲大的常荃,沒多久常家那邊就把人送了來,一直住到現在,兩人算是熟悉。

顧辛無所謂嫁誰,反正她的親事也由不得自己做主,顧家說是勢大,其實也靠各種各樣的姻親關係牽扯,她身為嫡女,祖父不會讓她隨意婚嫁的。

方家的長女已經入宮,且已經生下了皇上的長子,剛剛滿月。聽說就要立後了,若是順利,方家就是承恩侯府了。

挺好的,她當時想著,沒有那些風花雪月,最起碼還有權勢。

兩家親事挺順利,成親之日白日也挺順利,隻是到了洞房時,她枯坐一夜,始終沒能等到新郎。

顧家的地位,哪怕方家已經是承恩侯,也容不得他們如此怠慢顧家女兒。於是翌日早上,方家的中饋就被承恩侯夫人送到她手中,算是補償,但是相對的,沒幾日皇後娘娘就讓人傳來消息,皇後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妹,不能沒名分就這麼不明不白,合該納為妾室。

於是,成親不到一個月,還是世子的方乾明就有了妾。

她冷眼看著,拿著自己的嫁妝做生意,與此同時抓緊了家中的中饋,那表妹再得承恩侯夫人和皇後包括她那夫君喜歡,卻也蹦躂不出個名堂來,哪怕她生下長子長女,在她麵前,還是得低眉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