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字舍了,青燈古佛前的歲月亦可熬得。
桃夭推開大雄寶殿的門,輕輕走近神佛,跪倒參拜,神情虔誠至極。
“女施主,你怎麼又來了,貧尼早就說過,你凡心未了,塵緣未盡,不適合出家,還是快快請回吧!”
一旁打坐的老尼並不睜眼,便以感知了桃夭的存在,她祥和寧靜的臉上沒有任何變化。
“師傅,這已是桃夭第三次來了,我真的下決心皈依我佛,請師傅成全。”
桃夭向著老尼施禮,並未因她的拒絕而氣餒。
心,早已將一切拋開,當她跳下船頭,那冰冷刺骨的江水浸透了她的身體,她便對自己說,桃夭已經死了,說的好聽一點,她是為國捐軀了,說的自私一點,她是為愛殉情了。
原以為什麼都已解脫,可到後來,她還是沒有死成,是吳二救了她!
早在被押上船頭之前,吳二就偷偷解了她手上的捆繩,做了個偽裝的結,他的本意是等自己將大船後的小船駛離時,桃夭可以掙脫繩索跳到自己的船上。
然而,事情變化的太快,他還未等準備好,桃夭便跳入了滾滾的江水,無奈他跟著潛入水中,很幸運的找到了她,帶她遠離大船。
輾轉幾次,桃夭被吳二帶到了此地,她的身體也恢複的差不多了,因了那片桃林的吸引,她來到此處,後來,看到了廟宇,再後來,她有了出家的念頭,並為此變得越來越固執和堅持。
上一次,她跪在山門前,求了整整一天,以至於後來累昏過去,被庵內的妙空大師所救,別人都感動於她的執著,唯大師仍然讓人將她送回。
桃夭不死心,更不甘心,既然找到了一方淨土,就一定要成功的留下來。
所以她卷土重來,而大師還是老樣子,態度冰冷一如上次那麽堅決。
“大師,弟子自問與紅塵凡事已無眷戀,為何您還是不肯答應桃夭呢?”
蒲座上的老尼依然沒有睜眼,隻淡淡的道,“若果能大悟,如何還執著於方寸之地,可見施主不是真悟,你不過在逃避!回去吧,你的路還很長。”
逃避!?
桃夭身體一顫,自己在逃避什麼?延吉,還是清揚?難道真的是自己不敢麵對現實嗎?
“世中有我亦無我,你若真是一心向佛,何處不能成佛?是施主的心魔未結所以才會想作繭自縛。回去想想,守得雲開方見月明!”
老尼說著,安然入定,再不理桃夭。
守得雲開見月明,桃夭喃喃自語,妙空大師是讓桃夭等待嗎?可等待什麼?為誰而等?桃夭的心早已碎成八瓣,再無複原的可能。
從山上下來,桃夭回了吳二的表姐家,在喘熄的這段時間裏,桃夭一直住在這兒,並給有些耳聾的表姐治好了耳朵,吳二的表姐一家對桃夭亦是萬分的感激,隻將她做親人一樣看待。
進了幽靜的小屋,桃夭的耳邊還是一直想著妙空大師的話,“若能領悟,何處無佛!”是啊,桃夭到底還是解脫不了被情愛圍困的一顆癡心。
延吉,此生我們注定無緣了,若有來世,桃夭定會緊緊相隨,絕不負你!
清揚,對不起,桃夭辜負了你,我知道你對桃夭用情至深,隻是桃夭再不能回報你什麼,好男兒誌在四方,希望你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將來有所建樹,再不要拖累你,再也不要。
眼前隴上了一層輕霧,遠處的桃花開始飛紅,點點片片,如同心愁!
“桃夭姑姑,在嗎?”屋外傳來吳二外甥稚嫩的童聲,這個小家夥特別喜歡桃夭,總是一有空就過來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