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觀,觀裏有一個老道士和一個小道士。觀叫逍遙觀,老道士道號雲天道長。老道士仙風道骨,慈眉善目,頭發雖白,卻根根晶瑩如雪,也未用發簪盤起來,而是任由它隨風飄揚。眉毛長達三尺,由飽滿天庭垂下,一直落到蒲團上。
老道士對麵坐著一個小道士,長的眉清目秀,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正眨也不眨地盯著老道士。
老道士慈愛的看著小道士:“徒兒,如今你也快十五歲了,有些事情我也不再瞞著你,你其實是我當年雲遊時撿回來的一個孤兒,並不是當初我告訴你的,是你父母因為貧困養不活而帶你上山求道的。”
小道士抿了抿嘴唇,道:“師父,其實我已經猜到了,這十五年來,他們未曾來看過我一回,也未曾有過一封書信時我就已經知道了。”
雲天道長滿臉欣慰,卻又不停地眨眼睛,怕眼淚留下來。他這個徒兒不僅天資聰穎,而且非常懂事,隻可惜身世成迷。
“當年我路過巫龍國境內的天殘河時,發現嬰兒時的你正躺在一個搖籃中順流而下,河中多鬼怪,我不忍心你成為他們口中之物,就將你帶回了道觀。天殘河流經整個元始大陸,再加上你命格奇特,我無法算出你是何方人氏,又經曆了何種事情,唯一的線索就是你胸口的那塊玉佩,玉佩上刻有一個古字,我當時也不認識,後來回到道觀,查閱典籍,無意間在祖師爺留下的半張紙中才知道這是一個姓氏,你姓‘李’。你和我逍遙觀有緣,所以給你取名‘李逍遙’,這便是你名字的由來。再過幾天就是你十五歲了,到時候你就可以下山去試煉,你也可以借此次機會來探尋你的身世。”
小道士,也就是李逍遙摸了摸胸口的玉佩,對師父磕了磕頭:“敬遵師命!”
師父又道:“我已在舉霞九天境停留多年,最近忽有感悟,已經離飛升境不遠了,我怕飛升以後無法照顧到你,所以我決定把《逍遙遊》傳授與你,作為你十五歲誕辰的禮物,也讓你有一個保命的手段。”說著一道流光從雲天道長的戒指中飛出,由小變大,停留在李逍遙麵前。這是儲物戒指,李逍遙也有一個,是師父在十歲誕辰送給他的,不過現在還不能用,必須要到金丹境才能使用,到時候靈氣離體,便可注入戒指使用了。
李逍遙默默地接過那本書,他知道,和師父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了,甚至下山後可能就再也見不到師父了。他也知道隻有努力修煉才有可能再次見到師父,可這談何容易。修真有九境:通脈、練氣、築基、金丹、元嬰、渡劫、煉虛、歸神、舉霞、飛升,最後的飛升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境界,隻是一種狀態,說明了你有飛升的資格,但是力量和靈力並沒有增長,人們為了實現飛升的期望,所以把飛升單獨作為一個境界。一境九重天,每個都分為九重天,而處於飛升境界的修真者隨時可以飛升,所以劃分境界無用,也沒有具體的劃分,拚的是前期的積累。雲天道長已經處於舉霞九重天了,突破之後隨時可能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