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故人(1 / 2)

“我又不是小姑娘,吃什麼醋啊!”邱玉蟾又被逗樂了。

邱玉蟾難得聽到袁大人給她講一回細膩的情話,百感交集,不知該說什麼好,隻是將另一隻手也握住袁崇煥的手,袁崇煥也是。兩人雙手握在一起,雙眼交彙,感慨萬端。

接下來袁崇煥讓馬車稍微向西走,過了安徽南端,來到了江西九江。到了江西九江,兩人乘船過了長江。袁崇煥看著秀雅的鄱陽湖不禁讚歎:“此番美景,難得一見。不過還是趕快回家吧。”

邱玉蟾拉住袁崇煥:“既然來了,何不遊湖?”

“算了,趕緊回家吧。”袁崇煥雖看著鄱陽美景,但還是更想家。

邱玉蟾眼珠一轉:“袁大人,如果遊湖,再免去你三百兩欠款。這樣你就隻欠我一千兩了。”

袁崇煥猶豫了一會,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邱玉蟾拉著登上了遊湖的船。袁崇煥想著:其實自己從揚州往西走,來到九江,不就是想觀賞鄱陽湖嗎?然後搖頭笑笑。

邱玉蟾在船邊吟誦著有關鄱陽湖的詩句:“偏作漁舟出葦臨,蒂花零落問秋深。隻將波上鷗為侶,不把人問事係心。”

“隻將波上鷗為侶,不把人問事係心。寫得多好,若日日遊湖,不問人間事,不就是神仙了嗎?”袁崇煥忽然有些悲秋。

邱玉蟾不想見到他有如此悲秋之心:“袁大人,這首詩隻為讚歎湖水景色優雅而作。而您卻因此而想著“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隻因辭官就如此傷懷,想著放下世間一切,你這是在推卸責任。”

袁崇煥還沒回答邱玉蟾,聽到一聲“袁大人”,回頭一看,原來是鍾不渝,手中還抱著一個嬰兒。她也在遊湖,正好看見了袁崇煥和邱玉蟾。

袁崇煥很有禮節地回應:“鍾姑娘,一年不見,過得可好?”

鍾不渝笑得可開心了:“很好。當初多謝袁大人和邱姐姐的救命之恩。”

鍾不渝的款款深情令袁崇煥不知往哪瞧:“舉手之勞,何必言謝。”

看到鍾不渝手中的嬰兒,袁崇煥想問,而鍾不渝卻先向一老頭開口:“老爺,這就是我常向你提起的救命恩人袁大人和邱姑娘。”

鍾不渝又向袁崇煥和邱玉蟾介紹:“袁大人,邱姐姐,這位是鍾不渝的夫君溫體仁,不渝是老爺的妾室。這是我和老爺的兒子。”

袁崇煥和邱玉蟾緩過神來,袁崇煥向溫體仁問好:“原來是禮部右侍郎溫大人。失敬。”

邱玉蟾也在一旁行側身禮:“奴婢叩見溫大人。”

“袁大人多禮了。”溫體仁向袁崇煥致謝:“我溫體仁還沒來得及感謝袁大人對內人不渝的救命之恩呢。”

“溫大人言重了。”袁崇煥和溫體仁一起飲酒聊起了官場之事。

邱玉蟾和鍾不渝在另一張小桌子上品茶。

“這是從婺源采摘的茶葉,邱姐姐那壺叫“鳳眉”,我這壺叫“壽眉”,這裏還有一壺叫“珍眉”。邱姐姐喜歡哪種就喝哪種吧。定要好好品嚐,來了鄱陽湖一番,可不能留下沒有嚐到“婺源茗眉”的遺憾哦。”鍾不渝似乎格外欣喜,邱玉蟾不知她平日裏是否也是這樣。

邱玉蟾聽她的,一壺一壺地品茗:“果然與眾不同,值得細細品味。”

鍾不渝繼續說道:“邱姐姐,霜降了,已經有許多白鶴從蒙古以北飛到鄱陽湖畔準備過冬了。你看美得像仙鳥,當地人稱它們為仙鶴。”

邱玉蟾讚譽鍾不渝:“仙鶴再美,也美不過今日鍾不渝你這隻人中仙鶴。臉頰緋紅,像早上朝陽將出時候的雲彩。”

鍾不渝羞澀了:“邱姐姐取笑不渝了。”然後鍾不渝悄悄看了袁崇煥一眼。

邱玉蟾說話也到點子上了:“不渝,記得去年在寧遠送你時,你說來鄱陽湖畔做個繡娘。可今日卻已嫁人生子。可得恭喜你。”

鍾不渝聽到嫁人生子這件事,表情平淡無奇:“我的確在湖畔繡莊做過繡娘,隻是有一日遇見浙江來辦公務的溫大人,他將他的錦雞官袍給我縫補。我縫好後交給他。他誇我縫補得很好,請我去做他的丫頭,專門幫他修補衣裳。不久,溫大人問我願意做他的妾室嗎,我才明白在繡莊時,溫大人就已看中我了。我見溫夫人待我不錯,而自己鍾情之人已有意中人,我自己也不便再流浪了,便答應了溫大人。後來懷上了孩子。可是懷著孩子七個月時,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導致孩子早產。卻沒想到這個孩子生得很健康,從坐月子到現在一直沒鬧過什麼毛病。到今日,已有四個月了。”鍾不渝對她的孩子甚是欣慰,抱著搖了又搖,晃了又晃,而這個四個月大的孩子也會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