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稀罕。
“哀家好些了,倒是讓皇上惦記了。”太後同樣不喜歡這個兒子,兩人見麵不過是維持表麵上的母慈子孝而已。
“如今宮裏皇嗣少,今年選秀,皇上多選些人進宮為皇家綿延子嗣才好。”太後一副我為你好的表情,看得雍正膈應極了。
“朕以國事為重,到時候隨便選幾個人進來就行了。”雍正不在意的說。
“聽說皇上最近常去華妃那裏,唉,不是哀家要管著你,而是年家實在是囂張,你寵著華妃,更加讓年家看不清自己的身份,對江山社稷有威脅的呀。”太後知道這個兒子最看重江山社稷,隻要提到江山社稷,無論什麼建議他都會認真考慮的。
“朕不是已經聽了額娘的話命人給華妃用了含有麝香的歡宜香嗎?額娘不用多慮。”雍正其實心裏是後悔當初聽了太後的話,給華妃用歡宜香的。他明白宮裏的女人最大的依仗便是皇嗣,而他欠華妃一個孩子。
“皇上心裏明白就好,哀家近日覺得身子好了不少,想來是莞貴人在甘露寺祈福起了效果。皇上不如讓莞貴人回來吧,甄家犯的錯甄家承擔就好了,莞貴人既然進了宮便是皇家的人了,略微罰過也就可以了。”太後想著有甄嬛進宮,華妃和沁妃還怎麼獨寵。
“額娘說的是,朕會盡快下旨讓莞貴人回來。朕還有些政務要處理就先告退了,額娘好生休息著。”
雍正壓抑住心裏的火氣離開了慈寧宮,帶著蘇培盛快速回到養心殿,招來暗二,“把甘露寺以及果郡王那邊的情況呈上來。”
暗二清楚主子這是心裏有火了,戰戰兢兢地把密折遞上去。
雍正看完火氣更大了,太後竟然跟果郡王結為一盟,她把他這個兒子當成了什麼,瞎子嗎?果郡王?他真當自己有多了不起麼,連老九老十都不如,還妄想皇位,真是愚蠢至極。甄嬛那個惡心的女人與果郡王有染還想著給他戴綠帽子,真當他這個皇帝是個溫和善良的嗎?哼,想死還不容易?朕成全你們。
雍正忍無可忍,咬牙切齒的下命令,“給甄嬛、果郡王還有舒太妃用‘十日寒’,甄家在流放的路上都滅了。太後病情加重待在慈寧宮‘養病’直到痊愈。”
作者有話要說:這章補周五那天的。
☆、結局
隨著雍正四年甄嬛病逝,果郡王、舒太妃以及皇太後在雍正四年相繼去世。甄嬛傳的劇情加快了。
雍正四年再次選秀,宮裏一片風平浪靜。因為上麵有皇後管著,華妃壓著,旁邊還有盛寵的沁妃。新進宮的小主沒敢惹什麼事,就算有一兩個不自量力的整出些幺蛾子,也被皇後或者華妃整治的服服帖帖的。
雍正五年,溫宜公主抱給華妃,並更改玉蝶。
雍正八年,安比槐嫡長子安陵宣高中榜眼,
雍正八年清軍平定準葛爾科舍圖之戰,安比槐嫡次子安陵憲屢立戰功,為從五品步軍副尉。
雍正十年,四阿哥更改玉蝶記在皇後名下。
雍正十二年,立四阿哥為太子,封三阿哥為勉親王,五阿哥為和親王,六阿哥為福親王。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纏綿病榻數日的雍正回光返照,先後召來心腹大臣以及四個兒子一一交代清楚,最後召見後宮妃子。
“皇後娘娘,皇上召見您。”蘇培盛忍著淚通傳,他知道皇上或許活不過今天了。陪伴了大半輩子的主子就要離開人世,他是真的舍不得啊。
“皇上。”畢竟是放在心上半輩子的人,皇後知道皇上數日不多,不由得心裏酸澀。
“皇後,你來了。朕走了以後,弘曆即位,你就是大清的皇太後了。這些年,你做的很好,比你姐姐好,比你姐姐強。”
爭強好勝了半輩子,終於從皇上嘴裏聽到她比姐姐更出色,她的心裏五味雜陳,無數的話到了嘴邊徘徊又咽下去,最後隻剩下歎息般的兩個字,“皇上。”
“你當上皇太後,朕要你不得學你姑媽的作風,殘害皇家子嗣。”雍正對這個皇後還是很滿意的,但還是要告誡一番,免得走先太後的來路。
“皇上,臣妾明白,臣妾一定管理好後宮,維持後宮平靜。”這是她對他一輩子的承諾也是最後的承諾。
“好,你明白就好,去讓華妃進來吧。”
“皇上。”這個讓她飛蛾撲火般愛著的男人,如今早已沒有了昔日的意氣風發,歲月在他們身上都留下了痕跡。
“華妃,後宮的女人裏,朕最對不起你,希望溫宜能夠彌補些朕對你的愧疚。將來,你若是想要抱養弘曆的孩子跟皇後說一聲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