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那晚他跪在禦榻前——

“是,臣是文武全才,在朝堂之上,或許還能做個股肱之臣。可現在……陛下,韓嫣已經沒有資格麵對著您站在這煌煌朝堂之上了!別人信也好,不信也好,不過是戲一場,夢一場,但真到了假戲真做的時候……韓嫣一點法子都沒有!”

那樣盈盈沾著水的羽睫,撲閃閃地垂下來。

“陛下,三年,五年,您不會再記得,還有韓嫣這麼一個人。您會有多得數不清的夫人、婕妤、美人。也許,您會碰到那麼一個捧在心尖子上寵著愛著的人,但那個人,一定不是韓嫣。”

是的,不是韓嫣,是王夫人、李夫人,還是尹婕妤、鉤弋夫人?武帝不清楚,也許他一輩子都不會清楚。

他已經不記得當時的自己說過些什麼了,隻是木然地聽他說道:“陛下!您這是逼韓嫣去死!”

韓嫣與那個女人事發的時候,他還在朝堂上與群臣商議著對匈和談的相關事宜。與匈奴交戰大敗而歸,他不得不同意伊稚斜那些無理的要求,還要送個宗室的公主過去和親。

幾乎是毫無疑問地,劉徹將鄭玉兒送了出去,送的匆忙,把人綁了,連夜就走了。他並不知道,那時的鄭玉兒已是珠胎暗結,如果他知道……

他也曾想要放過韓嫣,隻是皇太後一麵拉著修成君金俗的手,一麵冷冷地說道:“**的事是哀家在管,皇上就不必費心了。韓嫣是正常男子,皇上把他放在**裏,這到底是安的什麼心?”

韓嫣隻能絕望地去死,他也不可能將他活生生地放出宮去。千古帝王心,誰解呢?

於是,《史記》上又加了這麼一筆:

嫣侍上,出入永巷不禁,以奸聞皇太後。皇太後怒,使使賜嫣死。上為謝,終不能得,嫣遂死。而案道侯韓說,其弟也,亦佞幸。

清風來去,賞心亭,終成傷心亭而已。

霍天真答讀者疑

首先,李夫人與二皇子劉閎、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是一個時代的人,但不是同一時間出現的人,鑒於曆史上後兩位的早亡(18歲、24歲),他們死的時候漢武帝應該還不知道李夫人長什麼樣子。李夫人並未生育過女兒,磬兒這一人物形象屬完全虛構。

Ps:本作品中小飛出場就已滿二十,不但事跡不符,年齡也是不符的。

其次,關於淮南、衡山二王謀反(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發生於河西受降(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之前(文中所寫發生於“兩次河西之戰與河西受降之間”是情節需要),他們應該沒有聯合匈奴(但“七國之亂”確實是有聯合匈奴的),是否聯合朝臣也不清楚。至於二王在曆史上是否真正“有心”謀反,現有不同的爭議。

再次,關於雷被。

以下來自“百度搜索”。

雷被,西漢時期人物,本為江湖遊俠,後被淮南王劉安招入門下,與蘇非、李尚、左吳、陳由、伍被、毛周、晉昌並稱為淮南王府上的“八公”。

雷被劍藝精湛,素有“淮南第一劍客”之稱,淮南王太子劉遷聽聞此事後不服,便和雷被較量。由於雷被失手擊中了劉遷,從此劉遷懷恨在心,處處為難。後來雷被更是被逼得在淮南國裏待不下去了,於是向劉安請求跟隨大將軍衛青去打匈奴。沒想到劉安聽後,反倒認為雷被起了叛心,並將其免了職。

心懷怨恨的雷被索性逃出淮南王府,跑到長安城狀告起劉安來。根據漢律,凡阻撓執行天子詔令者,應被判棄市死罪。此時正忙著“削藩”的漢武帝,早已對劉安的所作所為有所耳聞,因此雷被這一狀正好告對了時候,漢武帝順水推舟,剝奪了劉安的封地。不久後劉安因謀反滿門被誅,雷被也死在酷吏張湯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