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第1章

辦公室裏,另外兩男一女都在,桌上攤著幾摞新出刊的雜誌,彩色封麵泛著油光,油墨香還未散去。

“咋樣啊?”其中一個女編輯關切地問。

“沒事兒,總編說了,無錯不成書。”李清一回到座位,把原本翻開的雜誌合上,平著甩出去,雜誌打著旋兒,紮進一堆胡亂堆放的文稿裏。

李清一用腿撐地,把椅子滑近一些,放低音量說:“他最近心情不錯。”辦公室裏就四個人,三女一男,雜誌社裏人際關係簡單,四人關係不錯,李清一雖然壓低音量,可話也是對三個人說的。

另一個女編輯附和道:“本來就是嘛,一個錯別字,又不是原則性錯誤,再說了,三審一讀,全給放跑了,也不能隻怪編輯。”

這話裏,一半是對李清一的安慰,一半是同為責任編輯的惺惺相惜。

男編輯起身接水,走到飲水機前,看了眼門口說道:“再說,總編自己不是也沒看出來。”

三個女的都笑了。

話是這麼說,可李清一還是沒有擺脫自責。

當天下午,她再次攤開那本雜誌,錯別字在前幾頁的策劃文章裏,“文綜合”印成了“文統合”,美術編輯為科目名稱做了特殊設計,不是標題,也不在正文裏,所以誰都沒看出來。

李清一打開一個word文檔,連續打了無數個“文綜合”出來。她之前一直用拚音輸入法,前不久才改學五筆,這個錯別字,多半跟她混用兩種輸入法有關係。

至於打字時到底用的拚音還是五筆,她也記不清了。隻好連續輸入“文綜合文綜合文綜合”,直至敲擊鍵盤嗒嗒聲流暢而有節奏感,方才作罷。

李清一就職的雜誌社,是一家事業單位,行政關係隸屬於教育局。規模也不大,全社不到20人,編輯部人最多,占據兩個辦公室。

出版的雜誌有兩本,一本主做考輔,麵向學生;一本主做教輔,麵向老師。李清一做考輔這一本。

雜誌規模不大,背靠教育局,發行渠道也另辟蹊徑,所以知名度不高。李清一大學畢業找了這個工作,輔導員略知內情,還說李清一運氣不錯,這家雜誌社好幾個不公開招聘。

教育期刊,不是時尚雜誌,更不是娛樂小報,內容總是一板一眼,對文字準確率要求很高,付梓前有三審一讀製——編輯初審、編輯部主任、總編相繼審,另聘請有審讀資質的退休外審員審兩輪,最後社長簽字,才能送印刷廠。

所以一個“綜”寫成了“統”,身為資曆尚淺的小編輯,李清一還是滿上火的。

※※※※※※※

雜誌社的工作,節奏感很明顯。出刊之後的第一周,編輯部全部放羊,交稿日子還遠,把選題撒出去即可,辦公室的氛圍還挺歡樂。

李清一另有一項任務。

李清一來到隔壁辦公室:“各位編輯哥哥妹妹,近兩年的評刊數據,別忘了整理好發給我呀。”

做教輔的男編輯正仰在轉椅上,電腦桌麵是花花綠綠的足球隊隊標,恍然大悟般問:“總編讓什麼時候交呀?”

李清一語氣輕柔地說:“總編說……上周五。”編輯部裏她算年紀小的,資曆也最淺。

啪!男編輯地猛地拍下桌子,“我還沒弄呢啊,你們都交了嗎?”

編輯部陰盛陽衰,兩間辦公室,加起來隻有兩個男編輯。

這屋還有一位年近四十保養得當的女編輯。她正在噴保濕噴霧:“小李,跟總編說,這種做excel表的活交給發行部做,評刊的一手數據他們都有。”說完跟男編輯對視一眼,收到一張讚成票。

李清一歎口氣:“芽姐,總編當時就說啦,說發行部人手不足,編輯部兵強馬壯,這些數據很重要,關係到轉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