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
作者:鬼婆
《梁祝》第一回
梁小曼和祝安臣的初次會晤,是在他們都很小很小的時候,小到他們不會自己走路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服,連睡覺都需要媽媽來給他們搖床。每天吃了就睡睡了就吃,他們的父母完全是按照照顧一種署名為“人類的好朋友兼美味珍饈”的肥胖動物的標準來撫養他們,並且在他們不懂事地哭鬧吐口水的時候,很溫和地幫他們擦屁股洗臉,而不是假以辭色地訓誡,沒有戒尺打手心也沒有雞毛撣子打屁股,真正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時代,隻可惜這個時候兩個人的腦袋還沒有發育完全,腦子裏想的無非就是如何才能夠將那個玩具拆成三塊如何才能把媽媽的口紅吃進肚子裏,所以此時的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樣的生活,是多麼的愜意。
而他們的第一次,就是發生在這個時候。
記得,那是風和日麗的一天,《煙朦朧鳥朦朧》很朦朧地席卷了大街小巷的婦女們,包括梁小曼家的婦女和祝安臣家的婦女,彼時,兩位婦女作為千萬瓊瑤的荼毒者,建立了很深刻的革命友誼。而那一天,梁婦女帶著梁小曼應邀去了顧家同顧婦女一道,陪著瓊瑤劇去朦朧了。
據顧婦女回憶,當是嘴裏噙著奶嘴兒的梁小曼在見到祝安臣的第一眼就呆住了(祝安臣:媽媽你記錯了,梁小曼本身就長了一顆呆頭;梁小曼:……),奶嘴兒順著她短小的胳膊經過梁婦女細長的胳膊掉到了嘴裏正叼著半塊餅幹的祝安臣的白胖的胳膊上,然後,祝安臣抬起頭。
明亮烏黑的眼睛,像是暗夜裏的一顆明月,皎潔而明亮;
像是祝媽媽脖子上的黑珍珠,散發著媚人的光芒;
像是泰戈爾寫的一首詩,至於詩名什麼的忘記了,至於內容什麼的,也忘記了(好無知的作者- =)。
據梁媽媽講,當時她真想把自己懷裏的那顆傻蛋丟了,抱起祝安臣就跑,因為實在是這小孩兒太太太、太可愛了!頭發長見識短的梁婦女就這樣被小小安臣的美色給迷惑了,完全忘記了在一旁受冷落的閨女此時內心的小九九已經完全爆棚了!
她抿緊嘴唇,皺眉瞪眼:這個小子是個什麼玩意兒?!!為毛媽媽要親他?為毛我被扔到了地上(作者:梁媽媽你要反思你要麵壁你要自我檢討!)??為毛他的嘴裏有餅幹而我卻隻有一個咬了小半年的塑料奶嘴兒???為毛為毛為毛哇?!!!!
就在梁媽媽感慨自己女兒傻的時候,自己的傻閨女像是和母親有心電感應似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做了一件,更傻的事。
而這件事情,已經載入了梁顧兩家的史冊裏。
結果很迅速!
過程很雷人!
梁顧兩位婦女拚了命才忍住了扼腕的衝動——梁小曼一個俯衝,以倒掛作為進攻姿勢,以小嘴作為鬥爭武器,以那半塊餅幹作為戰鬥目標,徑直上去,叼走了祝安臣嘴上的餅幹。
梁小曼是A,祝安臣是B,以下是個人內心獨白:
A以為,這半塊餅幹看起來很有色澤很有喜感,於是想當然的會很美味,雖然進食的過程中感覺被噙在祝安臣嘴裏的部分很軟,但這樣的口感造就了這塊餅幹的最終升級,確實很好吃。
B以為,梁小曼此舉絕對是上天入地無人能及,正常小孩不會想要從別人的嘴裏叼吃的,隻有個把彪悍無比的——例如梁小曼這種前世有可能在梁山待過的才會把嗟來之食當零嘴兒!不過,最最令B悲催的事情是——她好像就這樣奪走了我的初吻!
還沒有從巨大的震驚裏緩衝過來的一歲的祝安臣心裏暗暗嚎啕:有比我更倒黴的一歲小孩兒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