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別秋的這一頓理論瞬間就讓方蟬對古時候美好的生活充滿了怨憤,看樣子要是她生在那是時候,自然會是一代女俠,為民請命這件事情就是自己一生要做好的事業。
“哼!”
方蟬真的很不高興,因為這關係到女人的利益,雖然說現代社會比較開放,但是,她始終是山裏長大的孩子,不懂得這些自然不能怪她,隻能怪規章製度定的太死,這次出山,她首先要攻克的難關,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很社會製度的認知。
與其說是社會製度,倒不如說是社會生存法則來的更為直觀一些。
不懂的怎麼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要是打定了心思不想和社會接軌的話,趁早回到南全真的深山裏去做掌門好了,這個社會不需要俠義的女俠。
一個熱心腸的人會被誤認為是有目的獻殷勤,倒在地上的老太太都會把離自己最近的人誤認為是凶手,那麼提著劍,一臉凶神惡煞的方蟬走在街上,很容易讓人覺得這個人的腦子有些問題。
且不說現在禁止管製刀具的攜帶,就是那一身尼姑的打扮足已和汪峰搶頭條了。
“就是這樣的,所以古時候的朝代更替比較頻繁,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言論一隻貫穿在整個古代社會,你不為人民謀福利,人民自然要推翻你,另立新君。
他們找一個能使自己吃飽飯的皇帝來當家作主。
一個國家其實就是一個比較大的家,家天下的道理誰都明白,這也是為什麼每個朝代剛開始的幾個帝王都是比較有能力的。
那是因為戰爭的塗炭已經把這個國家霍霍的不成了樣子,發展起來當然很快,所有的功績都會落實在這位英明的帝王身上,就算是一個傻子在當皇帝,也不會太差。
後來歌舞升平的時候為什麼會出現昏君,那是因為生活好了,就會產生一個衍生品,那就是欲望。
人的欲望是無限大的,本來隻能吃一個饅頭的時候,大家想著怎麼把日子過好就是了,根本沒有時間去想其他的事情,等到這個願望實現的時候,人們再想,能不能吃兩個饅頭呢?
這就是欲望的雛形。
直到後來欲望無限大的再也裝不下心的時候,暴亂就會發生。”
燕別秋說的這些,方蟬自然不會懂,無風子勉強能懂一些,但也是不是全部,一個致力於把自己發展成不死之身的人,你期望他能對這個社會製度有多少了解呢?
雖然說無風子的欲望也是無限大的,但是他緊緊局限在自己的世界裏不能自拔而已,和社會的發展沒有什麼衝突。
充其量他還活在一個饅頭能吃飽的時代。
對於這樣一個人,對社會造不成實質性的傷害。
“你說的很深奧,我有些迷糊了。”方蟬想了半晌,就是沒有明白燕別秋的話。
“沒有明白就對了,我們隻是想吃一個饅頭的人,至於什麼時候能吃第二個饅頭,不是自己去爭取,而是別人扔在碗裏吃了就好,其他的不要多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