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卜便換上笑臉,拉方蕊坐下,笑著道:“三小姐誠心感天撼地,既如此,我也便不再扭捏,從此後你便是我上官卜的徒兒。”方蕊麵上一喜,再次起身施禮道:“師傅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
上官卜收了良徒,方蕊拜了名師,二人渡過最初的拘謹,便一拍即合,吵著要去飲酒慶祝。上官昉一個頭兩個大,此時小卜和方蕊一起瘋起來,自己著實有些攔不住。她想了想便道:“我們三人不妨去桃溪巷那家小酒館飲酒,那家酒館僻靜人稀,又有味道一絕的掛花鴨和起酥肉,美酒佳肴豈不美哉。”
上官卜聞言卻神情恍惚了一下,她喃喃地道:“桃溪巷的歸林居嗎,自從少卿去了京城,我們再不曾去過,也不知少卿他現今如何,好久不曾寄信回來。”
方蕊瞧著自家師傅突然不似平日裏那般精明強悍,反而一副小女兒癡態,便偷偷掩了嘴笑。
上官昉渾然不覺,老老實實地答道:“前陣子沈爺爺來家中與娘商討醫案時說起過,少卿中舉後便留在都城等待吏部分配職位,據說就快定下來了。”
上官卜醒過神來,爽利地笑著道:“小昉提議甚合我心,我們便去桃溪巷的歸林居。隻是坐車坐得我渾身不自在,我們走路過去如何?”方蕊連忙湊趣道:“甚好甚好,正好徒兒也想走走呢。”上官昉自是更無異議,三人便下得馬車,並肩而行,她們姣好的容貌與身姿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桃溪巷是西街的一條小巷,有些偏僻卻頗具意境,平日裏巷子口有些零散的小攤賣些吃食雜物。桃溪巷狹長又蜿蜒,巷子南端有著一斜細長的小溪,溪岸上錯落有致地種著一顆顆桃花樹,花開時節滿巷桃紅粉白,偶爾飄落的花瓣追風逐水,肆意飄搖,桃溪之名便是由此得來。
長長的巷子盡頭有一家小酒館,館內設施並不名貴但一桌一椅、一席一簾都印證著歲月的斑駁痕跡,身在其中讓人隻覺靜好溫馨。因這館子太小,店家就圖省事,門上未掛牌匾,隻在門前簡單地插了一根幌子,上書:‘歸林居’。
記得上官姐妹第一次光顧此店時年紀頗小,當時是與沈少卿一起,也是三個人。起因是三人逛得累了,抬頭便見一家小酒館,上官卜還指著幌子笑談:“我看此店應改一字,叫歸桃居卻還貼切些。”
歸林居店雖小,吃食卻有著獨特的口味,上官昉就極愛此店的桂花鴨,上官卜則喜歡此店的起酥肉,至於沈少卿,他一向不多言,隻要她們姐妹說好,便沒有不附和的。
於是這桃溪巷便成了三人經常遊玩的地方,渴了便飲桃溪水,累了餓了便來歸林居。後來上官昉漸漸被白長老整日拘在遠憂堂修煉,便剩下上官卜與沈少卿同來,直至沈少卿去京城參加科舉,上官卜便也不再來了。
行至歸林居,上官姐妹不約而同停下腳步,方蕊見上官姐妹一副憶往昔的模樣便停下腳縮了頭靜靜地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