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鬧得沸沸揚揚的,關於前內閣大學士夏子清女扮男裝,欺君罔上的這件事情,終於落下了帷幕。但是,出乎所有人預料之外的是,夏子清並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而被除以死刑,更不用說什麼株連九族,滿門抄斬之類的了。據說,原本當今的皇上是已經寫好了聖旨,定了夏子清欺君罔上的大罪的,而且也在聖旨之中明示了要讓犯人夏子清秋後處斬,可是後來就在這份聖旨發出去的最後時刻,卻被當今聖上親自下令給追回來了,緊接著當今的皇帝陛下又下了一道聖旨。
聖旨之中明言了,因為有朝中大臣和各地百姓的聯名上書,為犯人夏子清求情。而且前內閣大學士夏子清在任期間一直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也確確實實曾經為大武國整個國家和全國上上下下的老百姓們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比如在大武國某個地方有瘟疫爆發的時候,她不顧自身的安危,曾親自帶人前往瘟疫橫行的地區,事事親力親為,費盡心力的解救了不少染上了瘟疫的老百姓,也正因為如此那些獲救的老百姓們也在心裏對夏子清感恩戴德,再比如夏子清還曾經在大武國遭受嚴重旱災的時候,不僅努力的解決了災難給老百姓們帶來的苦難,而且還研製出了有利於農民耕種灌溉的水車,因此而造福了千千萬萬的平民百姓。
正是因為夏子清對大武國整個國家和百姓們的諸多付出,所以在她落難之際,全國各地的老百姓們才會毅然決然的一起寫了萬民書,替夏子清求情,老百姓們的語言總是非常質樸無華的,他們言辭懇切,語態真誠,情真意切的向他們平日裏最為敬畏的皇上慕容華求情,為的就是能夠讓皇上赦免夏子清的死罪,這份情誼實在是讓人不得不感動。
後來大家才知道,不僅僅是因為大武國全國上上下下老百姓們的聯名上書求情,朝中也有很多大小官員,寫了奏折呈給當今聖上,為夏子清說情,所以後來皇上才格外開恩,赦免了夏子清的死罪。但是,夏子清女扮男裝,混入朝堂,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而且她畢竟是犯了欺君之罪,若是對她沒有一點兒處罰是絕對不行的,也難以服眾,可是這處罰也讓慕容華甚是為難啊!這若是處罰的太輕了,有些人會不服氣,心不服口不服,可若是對夏子清懲罰的太過了,他自己又於心不忍, 下不了手,因此慕容華左右為難之下。思前想後的才算是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在那道赦免夏子清的聖旨之中,也有寫出來,聖上要求,為了以示對夏子清的懲罰和告誡,沒收夏子清現在所擁有的所有的家產,當然了如今的大學士府邸也要收回,除此之外,夏子清還要無償的在皇城書院擔任先生的職位,必須努力認真的教導書院裏的學生,當然了,這個學生指的自然是女學生了,沒錯,當今聖上已經決定要在皇城書院裏麵開設女子班,專門教導女子讀書識字,求學上進,而夏子清正是這個女子班唯一的先生。
也許這道聖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的,就連夏子清本人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非常驚訝,她實在是沒有想到慕容華不僅沒有殺她,反過來還這麼的幫她。這道聖旨,不僅僅赦免了夏子清的死罪,而且對她還大有益處。因為除了前麵的沒收家產之外,後麵所謂的處罰,其實對於夏子清來說,讓她在書院裏麵教導學生,與其說是處罰倒不如說是幫助來的更為恰當,因為能夠在書院裏麵堂堂正正的教導這個時代的女子們讀書,其實是夏子清一直以來所追求的。至於有償還是無償,並沒有任何的重要性,而且就算夏子清的所有家產都被沒收了,可是她還有那遍布了大武國南北十三州的五味斎,如此她又豈是那種會缺銀子的人?
慕容華的聖旨已下,今日夏子清就可以離開這大牢了,因為這件事情已經塵埃落定,當今聖上對夏子清的維護是顯而易見的,這大牢裏麵的獄卒自然也不敢再對夏子清有什麼不客氣的,再說了,他們本來對夏子清就一直是挺客氣的。隻不過如今夏子清獲救了。他們的態度就更加的諂媚了,“夏大人,皇上的聖旨已下,今日您就可以出去了,來迎接您的人已經在外麵侯著了,您看?”
聞言夏子清就似笑非笑的看了那位獄卒一眼。她看到了那人臉上的局促和尷尬,也對,讓他對著一個貨真價實的女人口稱“大人”也實在是有些難為人了,畢竟這是在古代,而不是在女幹部到處都有的二十一世紀。想到這個,夏子清就笑了笑,很坦然的說到,“這位差大哥不必客氣了,如今,我早就已經不是什麼官居內閣大學士的夏大人了,差大哥如此客氣,倒是讓子清更加的無地自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