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誤會(1 / 2)

五年前的元旦,李遠輝第一次見到一個女孩。

是來公司實習的,李遠輝也在這家公司實習幾個月了。

盡管剛從大學畢業,但他做事雷厲風行,很是幹練。完全看不出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生,深得領導賞識。所以公司剛進來的幾個實習生都由他帶著熟悉工作,孫芸曼也在其中。

李遠輝對工作的態度一絲不苟,對自己是高要求,嚴標準,工作中不苟言笑,但私下其實是一個熱情活潑的小夥。

很多同事都私下問他,“你上班時能不能不要那麼嚴肅,一臉苦大仇深的樣子,和平日判若兩人,這是怎麼回事”。

李遠輝總是笑著回答:“我也不知道怎麼的,一工作就覺得這是特別嚴肅的事,要和生活分別開來,就好像我上班時有一個人格,平日的生活又是另一個人格,兩個不能共融”。

那幾個同事總是對於他的觀點忍俊不禁,正因為李遠輝對自己這種“雙重人格”的注解,大家劉了就都適應了。

但未必是所有人,新來的同事很多都隻能接觸他的一種人格,工作的那種,對於剛出校園未經世事又帶著青春燦爛的理想主義踏入社會的學生可能總會被他的嚴厲擊傷,孫芸曼正如此。

一個周五的下午,陽光明媚,李遠輝的領導找到李遠輝給他說孫芸曼要走,問孫芸曼原因她隻說不適應,讓李遠輝仔細了解情況是不適應工作內容還是別的什麼。

李遠輝自然能聽出領導的意思,自己想了想,可能是前天自己在教她一些工作方法的時候管不住性子說了不中聽的話,讓這個姑娘受了委屈。

李遠輝當即把手裏的書放在包裏,立刻給孫芸曼打了電話,說要請她吃飯,理由隻有一個,今天特別想吃火鍋,一個人去挺尷尬的,又不劃算,這理由多少顯得有些牽強。

孫芸曼拒絕了,說自己不喜歡吃辣的,李遠輝知道這是托辭,他都看見她幾次吃辛辣的食品。

李遠輝也意識到自己的理由情商低,智商也低,明明心裏對你有氣,還成全你吃火鍋,想得到是心花怒放。

這個理由行不通,李遠輝隻好開門見山:“聽說你要走,好歹我們師徒一場,不管有沒有幫到你,如果你要走,就算是一次朋友的告別吧”。這聽起來多少有些煽情,但還真管用,孫芸曼答應了。

用餐的地點選在一家比較出名的火鍋店,消費頗高,也是李遠輝當初來上大學時室友請他吃火鍋的地方,那是他第一次吃正宗的火鍋,正合他的胃口,雖不常來,但凡請客還是首選這裏。所以這裏對於他多少有幾分不一樣的意義,今天同樣如此。

他先到,孫芸曼到得比較晚,可能是女孩子出門都要打扮一番吧。但是,今天孫芸曼沒有像平常上班一樣會簡單的打扮一下,素顏而來,看來對這個師傅還是有怨氣的。

隻不過李遠輝絕不會注意這些細節,也不會去揣摩其中的用意。在他心裏,他其實覺得這個徒弟有些不會變通,認死理,有時還很倔強,上次他有些忍不住就說了一句,“怎麼教了這麼多次,還是出差錯了,財務工作馬虎得嗎”。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孫芸曼聽了這話沒有按照自己的脾氣行事,而是隱忍借故離開,一個人悄悄的躲在洗手間裏抽泣。

這樣的批評,對於李遠輝來說,他覺得沒有什麼,在他看來,沒有做好,受到別人的批評就應該虛心接受,但他沒有這種經曆。

他更多的是聽到讚美,他不懂得學比教更難,對於一個內心倔強而又脆弱的姑娘來說,沒有經曆社會中的那些冷暖,內心還依存著大學時光裏的純潔,是不可能在第一次麵對這種寒冷而選擇隱忍堅持的。孫芸曼決定離開,除了李遠輝的不恭,還有來自公司其他一個同事的刁難,所以她覺得這是一個不適合她心靈的地方,離開當然是一個小小的打擊報複,也是最好的選擇。

孫芸曼落座之後,問了一句:“師傅怎麼選擇一個這麼遠的地方”。

這聲師傅叫得真切,盡管這個師傅讓自己受了委屈,但靜靜想來自己確實夠笨,受到這樣的批評也在情理之中,其實孫芸曼是打心底佩服這個師傅的,但內心就是不能抗拒這種委屈,就是想離開。

李遠輝立馬解釋:“雖然遠些,但這家味道確實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我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吃火鍋,但味道絕不將就,而且今天為你送行,雖然對我這個師傅印象不好,但起碼不能再在吃上也留下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