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出茅廬(1 / 3)

神州浩土,地大物博,中原三十六州興盛繁華人丁茂盛,西北大漠孤煙悲愴蒼涼,西南群山疊嶂瘴氣沼澤層出不窮,而東方又則是濱海之地,大海廣闊浩瀚無垠。

這千萬裏的廣袤土地上總是少不了求佛修道之人,如今天下修道之勢更是愈發鼎盛,及冠少年乃至豆蔻少女毛頭小子們無不向往自己能拜師修道,將來能斬妖除魔行善懲惡名揚天下。

修道之名,古已有之,也稱修真,它囊括了動以化精、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還虛合道、位證真仙等修持過程。何謂真?真乃真人之業位,真乃真仙,不是自封標榜,實乃空間上界所封也。

真人乃修道人的最高境界,修持者均應胸懷大誌,高瞻遠矚,終生勤奮,刻苦修持,德功並進,以求達到真人、真仙的上乘境界,故曰修真。

修真之風鼎盛,這江湖中的門閥幫派也是層出不窮多如牛毛,有的曆盡艱辛發揚光大威震天下,有的則隨著歲月的沉澱凋零成曆史的塵埃,如今江湖中以昭天派、中宗劍閣、隱泉寺、初雲觀四大門閥為修真之首。

其中昭天派立派於中土偏西的潤州,曆經千年的發展變革,如今門下弟子如雲,威震潤州百裏,其勢力最大,為四大修道門閥中執牛耳。

中宗劍閣雄踞中原鼎盛之地辰州,勢力稍弱於昭天派,但其派內中奇才怪才輩出,又兼每年舉辦著修真天下第一試“中宗武試”,所以在天下修道之列也占有了一席重要之地。

隱泉寺和初雲觀分別隱於湖州七泉山和連州高溪藍水山這兩處仙家修道的福地,雖然也是門徒眾多,但佛道中人向來低調,一直以韜光養晦為主,所以此二者在四大門閥中勢力和影響力都較弱。

修道成仙、斬妖除魔,這其間紛紛擾擾,總是有很多說不完的事,看不完的景,今天,我們便從一座名叫嵐山的小山說起。

嵐山是中土偏南部的洪州城外的一座小山,高不過二三百丈,也沒有大山那種連綿不絕的巍峨氣勢,但其臨近貫通中原的渭水河,土地肥沃魚米鮮美,鬱鬱蔥蔥江水環抱,也不失為一個得天獨厚的世外桃源,嵐山山麓有一小村喚作青水村,村中百十戶人家,以李姓為主,村民們善良淳樸,相處和睦。

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青水村的百姓們依山傍水二者兼得,於嵐山緩坡處開墾田畝,家家戶戶都有漁船,平日種田打漁,自給自足,多了的糧米魚蝦拿到洪州城裏換成柴米油鹽、器皿布料,日子過得倒也安寧恬淡。

日落時分,夕陽西下、江水緩流,青水村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冒起了嫋嫋炊煙,晚風徐徐,把這炊煙吹得好似少女的窈窕細腰般婀娜多姿,越飄越高越漂越淡,漸漸與夕陽晚霞融為一體,伴著江水輕拍,倦鳥歸巢,一幅秋水長天,落霞孤鶩的美景躍然而出,讓人心曠神怡。

村中家家戶戶陸陸續續燒好了飯菜,女人們呼喝著還在遠處玩耍的自家兒女,漢子們則爽朗的談論著今年應有的收成,陸陸續續開始吃飯了,不過村東頭有一戶人家,灶台卻依舊冷冷清清。

“爹,別打了,孩兒知錯……哎呦……孩兒……哎呦疼死我了,不就是回來晚了……”

此刻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兒正在屋內,濕淋淋的頭發被旁邊身形敦厚的中年男子死死揪住,痛苦的表情從他呲著的牙縫裏流露無遺,痛苦之餘還不忘為自己分辯,一排深深淺淺的濕腳印從屋外一直蜿蜒至他腳下。

旁邊的中年男子儼然一副嚴父的模樣,大聲斥責著道:“回來晚了?你個敗家子今天都幹什麼了?功課做了沒?柴禾砍了沒?一天到晚的文不成武不就,你個兔崽子真是活活氣死老子了,哎,氣煞我也!”

這位嚴父一臉的氣憤與失望溢於言表,兩隻生著厚厚老繭的雙手恨不得把他這個不成器的兒子的頭發活活扯下來。

“爹,輕點兒啊,我可是你親兒子……啊啊,要揪掉啦,疼死我了……媽,快來啊,爹要殺人啦!”男孩兒吃不住這麼大力,但畢竟責罰他的是老爹,也不敢反抗,隻能硬扛著大叫求饒。

聲音未落,一個係著米黃色圍裙的婦人手裏拿著針線從裏屋一路小跑出來,焦急慌張的神色躍然臉上,看見兒子狼狽痛苦的樣子,急慌慌的差點跌倒在地上,眉心擰成了一個疙瘩,急忙抓住中年男子的手就往回拽,恨聲道:“當家的,你這是幹什麼呐,嵐兒不是你兒子啊,咳咳……打打打,我看哪天真打出個好歹來你怎麼辦!”

中年男子聽了大怒道:“嘿,我還真盼著壓根就沒有他這個兒子,你還天天慣著他,你看他現在都成什麼樣了,書念了沒多長時間也不念了,將來連識文斷字都不行,最可氣的是這小子連地都種不好柴都砍不來,你看他那慫樣兒,我能不生氣嘛!”

說話的工夫婦人已經將兒子的頭發從他父親熊掌般的大手中解救了出來,男孩兒心疼地摸了摸自己的頭發,還是忍不住嘟囔道:“你會你會,你都會還要我幹什麼,小爺我每天下河摸魚玩水才叫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