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段(2 / 3)

祭天,這個主意福王一在朝堂上提出來,讚成的人就占絕大多數。有目共睹,過去的一年是大殷帝國度過的非比尋常的一年,未來的一年,幾位朝中重臣心裏更明白,將是開天辟地最艱難的一年,無論從哪個方麵說,祭天、謝恩、祈福,都應該!

羅顥看著福王,凝視,深思,等待……

就在福王心裏忐忑,有點汗透重衣的時候,羅顥點點頭:“好,準奏。盧愛卿,”羅顥叫出中書令,“回頭讓欽天監擬個吉日出來,小九,你配合禮部好好籌劃,一切按典籍來,文武百官隨行。”

羅顥後麵加的這一句,正中福王下懷,福王臉上露出笑容,羅顥看見了,也少見地露出點溫和的神色:“這件事小九你就多費點心。”

“臣弟領旨。”

兄弟倆對視微笑,各自肚腸。

果然,這事定下來沒多久,元文就說有密報奏請。

“皇上,皇上關於祭天大典,臣請皇上要三思,福王……”元文表現得有些猶豫,是因為膽戰而恰到好處的那種猶豫,然後,他忽然伏地,“臣萬死……臣有密報,這次新年祭天,福王做了逼宮的打算!”

羅顥挑起了眉毛,放下筆:“起來說話。”

“是,臣因與福王府的門人朱六是遠親,朱六對臣甚是照顧,所以也時常往來,承蒙福王看得起,王府裏的偶爾茶宴,曾邀臣參加……”

顏司語說的這些,兩人心照不宣,羅顥當初讓元文與朱六親戚往來多走動走動,也是這個目的。

“福王詢問臣的那些事情,一開始雖然沒有明說,可臣就是察覺出有反常之處,心有疑慮,可不敢貿然回稟,這是國之大事,斷不可旁聽風聲就散布謠言。直到近日,大約是臣的態度沒有露出破綻,福王已經明確地向臣提出了整個計劃,臣這才,這才……”

元文說不下去了,隻是伏地哽咽,羅顥則良久沒說話,好半晌以後,才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再開口聲音裏的疲倦清晰可聞:“朕知曉了,讓元愛卿受委屈了。”

“陛下……”顏司語淚流滿麵地抬頭。

羅顥扶額低頭靠在書案上,麵容不清:“兄弟鬩牆,朕隻是想……沒想到這種事居然真的有一天要發生了。好了,這件事朕心裏已經有數了,”他放下手,“隻是要委屈愛卿繼續為朕探探福王的虛實。”

“臣,萬死不辭。”

羅顥揮揮手:“嗯,去吧。”

“臣,告退。”

羅顥看著元文的背影,心裏很不是滋味。

福王這件事並不意外,甚至可以說,一切都在羅顥的計算內,今天的這個結果,與羅顥的姑息放縱不無關係,他擔心的不是福王,而是元文。

沒錯,是他當初暗示元文借著與朱六的關係與福王府走得親近一些,當皇帝的,這是一種習慣,一種有備無患的潛伏的後手,他沒指望這一步棋有什麼效果,可元文居然不負所望地把這件事辦得極好,太好了,好到超出了羅顥的預期,超出了一般範圍內需要做的程度。

從來沒有人能這麼快、這麼完美,甚至是水到渠成不見一絲阻礙地,從一個陣營成功打入另一個陣營,可元文辦到了——這就是問題,再怎麼說,福王也是當今皇上僅存的一個弟弟,且實力相差懸殊,這種時候,骨血親情總是大於權力欲望的,所以,聰明的人從來都不會讓自己卷進這樣的事,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發生什麼兄弟衝突,最終結果也不會很嚴重,但辦事的人就一定兩麵不討好。

元文不是蠢人,而且他還這麼年輕,這麼有才華,原本給皇帝和朝臣們留下的印象也很好,平步青雲的未來幾乎可以預見,他為什麼要做這件注定兩麵不討好的事?他為什麼對這件事這麼上心,甚至可以被稱作“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