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了。我看還是多準備些糧食,獻於朝廷,讓朝廷去賑災的好。”
齊連春想了想,道:“這也好,畢竟現在咱家缺的不是錢。”
齊敏道:“便是呢!獻給朝廷,讓朝廷知道咱家的忠心,咱們也不去邀名,免得朝廷猜疑咱們。”
齊連春笑道:“咱家不過是有些錢罷了,哪裏就能讓朝廷猜疑了。”
齊敏道:“萬事總是小心點好!”
其實隻有齊敏知道,這是讓朱允炆明白,即便齊家有穿越者,也不會壞了他的天下。
齊敏怕齊連春不以為然,又道:“多多交好朝廷,如果到時真的遷都了,新都城裏必然要大興土木,到時咱家便是能爭取到一項工程,也是大賺的機會!”
齊連春聽了連連點頭:“還是敏兒你說的對!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工部的人我還沒什麼交情,我這就去打點。”
不過齊連春也知道齊寶二月就要去參加會試的,再加上正月裏自己女兒要出嫁,怎麼也得要三月才能有空去長安考察,以及去京師結交工部的官吏。
不過齊敏也覺得,如果真的遷都了,那一家人都搬去長安住,也是好事,起碼齊升一個十七歲的少年不必一個人在京城裏過日子了。
就是文氏的身子,唉!
長話短說,風平浪靜地這一年就這麼過去了。到了第二年的正月,齊連春的女兒遠嫁去了徐州,齊家大排筵宴,幾乎整個正月裏都在辦喜宴。
然後等這事告一段落後,齊連春就開始準備把從上一年開始屯了的一些糧食從各地齊家的商號糧號裏聚集起來,然後運到京師獻給朝廷。
齊敏雖然覺得不如就在當地繼續屯糧,等朝廷要賑災時,再就地交給各地的衙門就是了。但是齊連春要在京師裏搏取好名聲,又要結交各部的官吏,所以一定要運去京師,齊敏也就不太好阻攔了。
這時齊升已經和劉恭的兒子劉誠一起去了京師,參加會試了。
這時齊連春仍然在把各地的糧食調集起來,準備集中到盱眙,然後再南下。但是這個時候南方交趾又出現了叛亂,叛亂者是正史中越南黎氏王朝的開創者黎利,這個時候他在明朝清化府俄樂縣擔任土官巡檢,趁著明朝正在北方和日本作戰,發動了這場被正史中稱為“藍山起義”和叛亂。
黎利采取的戰術還是老一套,正如後世越南對抗中國和其他國家入侵的一慣策略——誘敵深入後再采取遊擊戰。
第六章 知府請柬
正史中的這場“藍山起義”是先敗後勝,而且正史中的黎利起義發生的時候,明朝並未在日本開戰,所以從表麵上看,黎利這次成功的把握要大一些才對。但事實卻恰恰相反——這一次明朝的建文帝早就料到了黎利的叛亂,一開始就將大軍從漠北分成幾路秘密調往了嶺南,配合雲南兵一起進剿。
所以這邊黎利一起義,那邊明朝的大軍馬上就殺到了,黎利的起義軍被打得四散入南方的密林中去了。
本來在這一年的二月,交趾的前四忙縣知縣車綿之子車三,會殺死知縣歐陽智起義,響應黎利的叛亂。但是由於明軍從漠北的大舉南撤,使得這場響應的叛亂甫一起事,就遭到了剿滅。
而且越南這一仗,建文帝事先把前一次建文九年的安南之戰中所俘獲的,在正史中是黎利最大的開國功臣阮廌給殺掉了,使得黎利失去了最大的幫助,從而令明軍處處占優——看來黎利建國是很難了。
但是這樣一來,齊連春所獻的糧食,變成了軍糧,北方的災民,卻一時得不到賑濟了——這也是國家處於兩難的境地的表現吧。
而這一次南下的兵,是由大將徐輝祖率領的,太子仍然率領一部分主力在北方,並沒有全部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