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略有些不服氣,剛才婆母不還說話來著,怎的就會管教她,定是看著她這個庶子媳婦不順眼!但在她夫君蘇正和的淩厲眼神下,張氏還是沒敢說什麼。
四房的一回來,婆母和她相公就落她臉麵,張氏氣急。
“渺兒年級小,番薯皮不好咀嚼,不想吃便不吃罷了。”其實宮裏也沒有規定這番薯應當怎麼吃!隻說生食即可,做熟了也行。當時蘇老夫人領了那簍子番薯後,一開始洗幹淨生食的,後來與別家夫人交流,均認為還是做熟了好吃,於是如今這番薯的吃法從生食就進化到了蒸熟食用。
關於番薯皮的食用與否,因為是個新新的食物,吃起來全憑自己的喜好,宮裏的太醫還沒有研究完全這番薯各處的營養和作用,得了番薯的人家就憑著自己的方法食用,後來有傳太醫說番薯應當帶皮食之,可發揮番薯所有的功效,具體什麼功效,太醫們這不都在探索著嗎?
當然了也有人說番薯食皮不好的。關於這番薯皮的食用探討,這些人家還分了兩方陣營明裏暗裏的探討。後來不知道哪位高人提出,看聖上是如何吃的。
結果聖上是帶皮不帶皮輪流來卡喜好,想要跟隨聖上步伐的人家苦不堪言,每天叮囑兒孫們注意著番薯的吃法,不要辜負了聖意,吃皮不吃皮都怕有負聖恩,怕別人家的嘲笑自家不會吃番薯,但這吃法天天變誰盯的住!
且這番薯不過一食物,朝廷也不可能定了標準,說人們該當如何食用,蘇老夫人被折騰的心煩,幹脆變成新的流派,隨心派,愛咋吃咋吃。
不過張氏這個想當京城裏夫人們的頭幾位的人,可不這麼想,她這幾日悉心打聽了皇上的吃法,說皇上是帶皮吃的,於是她就身體力行的踐行。
以上消息由善打聽消息的蘋果傾情提供。
對於番薯終於開始進入到天朝農作物當中,蘇渺感覺非常的欣慰,隱約隻覺得剩下後世常吃的農作物距離她越來越近了。
第二日又打發了蘋果去打聽打聽番薯是怎麼傳進來的。
經過蘋果一番悉心的打聽,再費了心思的總結陳詞,蘇渺終於清楚明了的這番薯進入大周朝的前因後果。
原來是在前朝末年,四處動亂,在閩南地區任職的官員為了躲避雜亂帶著親人家眷,坐船向南逃亡,到去了一處小國家,在史書上也有記載,與如今的中原地區本屬同宗,後來一群人過去開辟的新國。
此地名為昌國,地界不大,人卻不少,那臣子到了昌國發現此處的農民倒是神奇的很,到了午時無人帶易攜食物補充體力,而是在地中挖掘出一植物的根莖,那根莖呈現塊狀,農民們用了水將泥土清洗幹淨就直接食用了,又有那等不甚講究的人,直接將那農作物掰開,直接啃食其中部。
臣子看到非常的激動,若他能將此物帶至中原,那中原地區的時不時發生的饑荒問題不是就能被避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