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是媽媽唯一的粉絲(1 / 2)

赤腳醫生這個稱謂,其實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對於半農半醫鄉村醫生的別稱,他們沒有工資掙,沒有任何福利拿,和廣大人民群眾一樣掙著工分,他們的雙肩上一邊是藥箱,一邊是鋤頭,他們用自己單薄的肩膀,承擔起常人無法理解的付出,如今他們都老了,國家給予他們每月一百元的養老金,一百元的退休金,這是對於他們付出最大的肯定,無關乎金錢多少。

可能隻有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才會真正的理解他們存在的價值,在祖國每個可大可小的村莊裏,都有這樣一位可愛的人,他們的形象在你心裏或許是鄰家大姐,或許是油膩大叔,也可能是紅紅火火的鄉村移民,但這並不影響他們伴隨著家人長大變老的記憶,其實他們很渺小,渺小的沒有人真正的記得他們,可他們一樣是那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我的母親就是這樣一位醫生,說是醫生,可比起現在起碼是本科以上學曆的大夫來說,他們簡直就是文盲,不過,如果他們真的如此不堪的話,這篇文字寫下去還有什麼意義。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家的醫療人才儲備還很薄弱,身處國家最基層的鄉村來說,更加是缺醫少藥,國家為了給基層農民改善醫療條件,都會輸送一些各村相對有知識的青年到各大醫院學習進修,經過一到兩年的進修學習之後,他們都會回到家鄉,做一個最基層的醫務工作者——這就是大多數赤腳醫生的原始資本。

還有一部分鄉村醫生是部隊退伍回鄉的衛生員兒,他們懂得許多基礎的救治知識,能讓鄉村的急症病人做好轉院前的必備工作,從而搶救生命於水火。

我的母親屬於第一種,年輕時候的母親,是十裏八村出了名的大美女,加上進修學習回鄉的頭銜,追求者自然是絡繹不絕,其中不乏收入穩定的城裏人,可是由於許多客觀的因素,母親最終選擇了她認為值得奮鬥一生的事業,於是,在山西一個叫雙井村的地方,我的母親成為了一名女性鄉村醫生。

在那個信息相對閉塞的年代,在那個隻有二百餘口村民的小山村,母親的這個選擇也意味著對自己婚姻的選擇,母親其實也是一個不能免俗的人,她也想嫁給一個有穩定收入的城裏人,可是那時候高傲的城裏人,寧願選擇一個沒有工作而有的城市戶口的家庭婦女,也不會選擇我母親這樣鑽在深山裏,還幾乎沒有任何收入的女人,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經曆了數次的失敗戀愛之後,母親不再苛求婚姻與現實的兩全,在家人火力全開的逼婚之下,母親毅然決然的選擇紮根農村,做了一名全天24小時待命的鄉村醫生,與此同時,我的母親也晉升為一名名副其實的老姑娘,因為母親結婚的那年已經是29歲了。

其實,如果當年母親選擇離開鄉村醫生這個近似義務的工作,她的婚姻也許是另外一個樣子。不過,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估計這個世界上也就沒有我了,更加沒有了這個關乎奉獻的故事。

母親所在這個叫雙井的鄉村,地處丘陵地帶,道路崎嶇陡峭,土地貧瘠枯竭,是名副其實的黃土高坡,如果沒有老天的垂青,每到青黃不接的時候,是一定會餓肚子的,不過,在黨的指引下,一項利民工程油然而生,那就是在一處山澗堵截修壩,從而獲取從更高的山林中順流而下的雨水,這樣積少成多,彙集成湖,灌溉滋養這裏本來貧瘠的土地,這片救命之湖最後被命名為雙井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