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你怎麼看?要去救大哥嗎?”

慕容複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你說呢。”

段譽泄氣道:“慕容這麼高看大哥,當然是同意了。”

“我當然同意了,”慕容複大大方方地點頭,道,“你也別露出這麼委屈的表情,你再等等,就算你沒反應,你的好下屬也一定會來勸你去出一份力的。”

段譽幽怨地看了慕容複一眼:“我當然知道。大遼雄心勃勃,若讓他們滅了大宋,那大理也難以保存。但慕容,我委屈的表情你自己看看就成了,何必說出來,外間還有宮人在聽著呢……”

慕容複:“……”就許你做還不許我說了?

眾人費了很大的勁,才一同逃出了大遼,一路向南,卻止步於雁門關外,被大宋軍官攔住。

而此時,大遼的軍隊已經快把他們包圍了。

蕭峰不理他人阻攔,單騎縱馬而出,雙手高舉過頂,示意手中並無兵刃弓箭,大聲叫道:“大遼國皇帝陛下,蕭峰有幾句話跟你說,請你出來。”說這幾句話時,鼓足了內力,聲音遠遠傳了出去。

過得半晌,猛聽得遼軍陣中鼓角聲大作,千軍萬馬如波浪般向兩側分開,八麵金黃色大旗迎風招展,八名騎士執著馳出陣來。八麵黃旗之後,一隊隊長矛手、刀斧手、弓箭手、盾牌手疾奔而前,分列兩旁,接著是十名錦袍鐵甲的大將簇擁著耶律洪基出陣。

耶律洪基大聲笑道:“蕭大王,你說要引遼軍入關,怎麼開門還不大開?”

蕭峰知道耶律洪基這話是行使反間計,要使宋兵不敢開關放自己入內,當即跳下馬來,走上幾步,說道:“陛下,蕭峰有負厚恩,重勞禦駕親臨,死罪,死罪。”

此時慕容複和段譽卻突然出手發難,縱身深入遼軍之中。

他們是什麼本事,縱然耶律洪基早有防備,數百人擋在他周圍,也阻止不了段譽和慕容複,不消片刻,耶律洪基便被兩人提著往武林人士那邊躍去。

蕭峰卻雙掌驟發,呼呼兩聲,分襲二人。趁著掌風激蕩的瞬間,蕭峰向前一衝,已乘勢將耶律洪基拉了過去。

這時遼軍和中土群豪分從南北湧上。

蕭峰大聲叫道:“誰都別動,我自有話向大遼皇帝說。”

蕭峰向耶律洪基提起終生不得進兵大遼的要求。

耶律洪基大吃一驚,不想應允,但知道蕭峰天不怕地不怕,是個亡命之徒,說不定就和自己玉石俱焚了;同時又看見自己大遼軍士們聽聞此言時麵上的興奮激動,頓時對自己舉兵的決定有些動搖起來。

片刻後,耶律洪基回從箭壺中抽出一枝雕翎狼牙箭,雙手一彎,拍的一聲,折為兩段,投在地下,說道:“答允你了。”

蕭峰躬身道:“多謝陛下。”

大軍要離去之時,耶律洪基回過頭來,隻見蕭峰仍是一動不動的站在當地。耶律洪基冷笑一聲,朗聲道:“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此後有何麵目立於天地之間?”拾起地下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雙臂一回,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的心口。

蕭峰登時斃命,看見此番情景之人無不驚呼。

耶律洪基心下一片茫然:他到底於我大遼是有功還是有過?他苦苦勸我不可伐宋,到底是為了宋人還是為了契丹?他和我結義為兄弟,始終對我忠心耿耿,今日自盡於雁門關前,自然決不是貪圖南朝的功名富貴,那……那卻又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