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6要削減預算的消息,大概從年底就開始瘋傳。一樁事件一旦變成盡人皆知的八卦,那多半是要成真。Q正式開始工作前,又看了一遍自己三周前提交的更新升級007公寓和所駕駛汽車的安全係統的那份申請報告,果然狀態依舊還在審核當中。他記得還是四周前,自己就讓007提交一份申請更新公寓和座駕的安全係統的報告。007提交給他的上司“M”,M審核批準後發到Q所在的技術部。由Q負責寫一份具體實施升級安全係統的計劃書,接著這份計劃書提交到財務部進行預算審核。預算審核出所需經費後,Q簽字確認,再提交給M批準實施。這份申請報告還得回到財務部確認並劃撥經費,再提交到人事部進行所需人員核算。人事部最後聯絡技術部指定工作人選和確定工作時間——當然,這件事兒準是交給Q來做。但直到今天,這份申請還卡在財務部的經費劃撥上。

自從MI6網絡係統被不明黑客攻擊以來,整棟大樓的安全係統全部重新更新過,修補了不少漏洞。但是一些重要人員的工作電腦和住宅也應該相應進行更新,因為他們經常在家裏辦公。不過,這一段時間007並不是在倫敦。

Q進入追蹤係統,昨天他知道007還在伊斯坦布爾,但是現在目標已經移動到長島了。他並不太清楚007的新任務是什麼,這是因為他並不是能負責007的所有事務。Q抬起腕表看了一下,這讓他有點兒不高興。順便一提,Q的腕表並不是普通的手表,而是一個小型信息接收器。他負責接收007的體內特征,或者準確說,生命特征的信息。以前MI6的特工都用真皮層植入芯片,但已經發生過三起特工被切除芯片後慘遭殺害的事故了。而MI6根據芯片信號全球定位搜查特工下落時,反而落入到敵方設好的圈套裏。新的信號芯片使用納米技術,不再采取外科手術植入,而是直接服用,納米芯片附著到特工胃壁上。更重要的是,芯片不僅提供全球定位,還收集特工本人的生命特征,包括心跳、血壓、呼吸和各類激素水平。Q覺得這項應用最重要的一個目的恐怕是,如果特工的生命特征消失或者微弱,那麼MI6就可以果斷直接地將他們從付薪水名單上刪除了。

Q還記得,007當著自己的麵,打開納米芯片的包裝盒,裏麵是一顆感冒藥大小的膠囊。他自然而然地將這顆膠囊吞下,仰脖灌了一口酒。他們靜坐了十分鍾,直到Q看到自己手腕上佩戴的接收器顯示屏上的數字快速跳動起來。Q盡管不是專業醫生,但一段時間下來,他已經能從這些數字指標中“看”出007在做些什麼,甚至他能分辨出遊泳時深而緩慢的呼吸頻率和跑步機上短而急促的呼吸頻率。實際上007身上也安裝著麥克風和攝像頭,有時是他上衣的第一顆紐扣,有時是他領帶上的一枚領帶夾。但Q是不允許隨便打開這些裝置的,盡管有時候——甚至是時常,他的手指在電腦控製鍵盤上久久盤旋,時時猶豫要不要按下追蹤。他不能這樣做,因為語音和圖像信號的數據流傳輸太大太明顯,如果對方正處在敵方密切監控下,便增大了暴露目標的風險。

Q想,007這時準是在與一位曼妙女郎在夕陽西下的長島海灘上共浴愛河——這讓他在工作中有點兒走神,接著他還是將視線努力收回到監視屏上。

2.

做007的男朋友,直到現在,Q仍然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就好像,人總會有那麼一瞬間,感覺到自己和周遭的世界不是真實存在似的。他記得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十幾年前我就喜歡你了。但是他那位“double O seven”先生對他的這種表白並沒有什麼表示,他們隻是並排坐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的長椅上,麵前並不是一幅古畫,而是塞爾薩多的現代藝術。那是一條又深又長的裂痕,貫穿了整個漩渦大廳。007望著那條地板上的漫長裂痕發著呆,視線好像要穿透到裂縫深處。至於Q,唉,他自顧自地玩起了手機遊戲。十幾年前,Q還是個小男孩。不論誰,當他還是個小男孩時喜歡上的東西,準是能讓他一輩子刻骨銘心。但是這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幾乎全部)都不可能真正與自己兒時偶像產生什麼近距離接觸,畢竟,不是你想嫁給貓王,你長大就能嫁給他。況且,他那時已經死了。但Q是其中特別幸運的一個,當他坐進007的阿斯頓·馬丁,一路風馳電掣開到007的公寓去,當他看著007將淺色的瞳孔對準虹膜識別器,聽到電路連通後,發生哢噠一聲輕響,門開了。Q站在玄關中脫鞋,他那位“double O seven”先生回過頭來,視線往下停了一下,Q有點窘迫地發現自己穿的襪子一隻灰一隻紅,根本不成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