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就是她在別人麵前伏低做小,這當了太後,便喜歡讓那些身份高貴的貴女們對著她伏低做小,一副要把以前的賬都討回來似地樣子。當年她捧著羽瑤,不就是因為羽瑤出身烏拉那拉家,跟孝敬憲皇後出身同族,又作為她兒媳婦,要在她麵前畢恭畢敬的服侍著,讓以前在孝敬憲皇後麵前各種低微的鈕鈷祿氏心中滿足萬分。等羽瑤升任皇後,又掌了宮權,鈕鈷祿氏見壓製不住羽瑤了,便找借口疏遠了她。

現在她養著晴兒,卻沒半點祖母養孫女的樣子,好好的一個和碩格格,讓鈕鈷祿氏快養成大宮女了!固然,吃穿用度上,鈕鈷祿氏沒克扣晴兒半點,愉親王在外麵的產業,雖然是鈕鈷祿氏在代管著的,可每個月的分紅,也沒少給晴兒一分——鈕鈷祿氏貴為太後,還看不上個孤女的嫁妝銀子。

可這日常的教養上,鈕鈷祿氏卻是絲毫不教導晴兒半點東西的。晴格格入宮的時候已經十一歲了,正是該學規矩學管家學手段的時候,可晴兒身邊竟是個教導嬤嬤都沒有配給的。

鈕鈷祿氏更是不說要教給晴兒這些,隻把晴兒拘到身邊,說是讓她承歡膝下,可每日幹的就是個端茶倒水說話打趣的活。

晴兒也是個冰雪聰明的,她一個人入宮,舉目無親,隻有太後一個靠山,也隻有哄著這位老人了。時間久了,晴兒看出來了鈕鈷祿氏的意圖,便順著她的意思給太後端茶遞水的伺候。時間長了,竟成了伺候太後全部的飲食起居了。鈕鈷祿氏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都要晴兒一手操辦。說是鍛煉晴兒了,可她關於管家立賬的本事一樣沒學到,就練了怎麼給太後梳發添水布菜了!

晴兒心中縱有疙瘩,可自己的前途捏在太後手裏,不得不做出天真柔婉懂事孝順的樣子來侍奉著鈕鈷祿氏,期望她能給自己指一門好親事,自己這輩子就算熬出來了。可眼見自己都十五了,別的女孩子這個年紀都該嫁人了,連才十一歲的和嘉公主,她的母妃純貴妃都忙著在為她選額駙,怎麼太後就是不提自己的婚事?她下了狠心,求到桂嬤嬤頭上,期望桂嬤嬤能幫她旁敲側擊一句,結果桂嬤嬤問了,鈕鈷祿氏便笑著說:“晴兒這孩子,如此貼心,哀家可舍不得她早嫁了,還要再留幾年,就嫁近一點吧,可別嫁到蒙古去了,讓哀家整天見不到。”

這話一說,連桂嬤嬤都忍不住心生不滿。再留幾年?晴格格已經過十五歲了,再過幾年十七八歲的時候,跟晴格格同齡的大姓子弟們都已經娶了正妻,最不濟也早定了婚約了!鈕鈷祿氏你又不準她嫁到蒙古去,是想讓個和碩格格當側室嗎?這畢竟是我大清正經的和碩格格,愉親王妃親生的嫡出女兒,怎麼能讓你這樣糟蹋!就算你現在不想讓她出嫁,相看個合適的讓他們定下婚約後,在晚幾年出嫁,不就行了?何至於拴著晴格格不讓她嫁人呢?

桂嬤嬤把這件事情報給了胤禛,得了一句“便宜行事”的批語。於是桂嬤嬤果斷活動起來,先不著痕跡的幫了晴兒幾次,慢慢拉近關係;又在晴兒麵前感歎太後近些年來有些事情做的不妥,自己身為先帝的侍女,竟也受到百般挑剔。幾次推心置腹的話,說的晴兒眼淚汪汪,也吐露了自己的心聲,訴說了對鈕鈷祿氏把持自己婚事的不滿。

桂嬤嬤便做出心疼的樣子,告訴晴兒隻要她願意,便找人來教導她管家理賬調理奴才等本事,讓她出嫁後能在夫家立足。晴兒對桂嬤嬤說了那麼多,就是想讓她拉自己一把的,聞言大喜。忙應承下來。桂嬤嬤便挑了三個早就被她收買好了的嬤嬤,私下裏教導晴兒各種本領,並順便給晴兒洗腦。

晴兒在幾個嬤嬤的教導下,開始覺得自己手頭必須有錢有權,才能在夫家好好的過下去。她便想到了由太後代管的嫁妝產業,想早點把它們收過來,也好練練手,便壯了膽子去求鈕鈷祿氏,卻被拒絕了。

本來晴兒是想出宮親眼見一下自己的產業,最好能跟個個管事們隔著簾子說上幾句,彰顯一下自己這個主人的存在,這一點對滿洲貴女們來說十分正常。可誰知太後聽聞後,不準許晴兒出宮,也不準許晴兒見各家管事,說晴兒一個未出閣的姑娘,不能如此隨便的。賬本她倒願意給晴兒看,卻絲毫不教給晴兒該怎麼算賬。晴兒捧著賬本千恩萬謝的離開了,心裏頭為此存了個疙瘩。

不久以後,晴兒陪著太後去碧雲寺上香,在那個下雪的晚上遇見了福爾康,兩人聊了很長時間。晴兒已經十六了,正是少女芳心蕩漾的時候,見了這麼個平頭正臉的男人,登時被迷得七葷八素的。等她捧著紅彤彤的臉回到自己的屋裏時,正看見桂嬤嬤站在裏麵冷冷的瞪著她。

“格格是個聰慧的,不用老奴多言。單請格格好好想想,今兒那個福侍衛是什麼身份的?怎麼會出現在那裏?”桂嬤嬤說完一甩袖子走了,在門口又說了句:“還請格格看著太後明日的反應。”說完,丟下臉色已經煞白了的晴兒離開。

第二天,太後絲毫沒有怪罪晴兒昨日跟個侍衛在外麵說話,反而一副要把晴兒跟福爾康湊對的樣子。晴兒一臉嬌羞的低著頭,心裏冷的發顫。那個福爾康……是包衣奴才啊!

自此晴兒完全跟鈕鈷祿氏離了心。桂嬤嬤這才告訴晴兒,自己背後也是有主子的,若你能好好的打聽太後的心思,快速彙報過來,我家主子日後定送你一場潑天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