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他是龍

之一他說他是龍

建安六年

—隆中—

月色清冷,籠著兩個對坐的年輕人。

其中之一便是傳奇男子孔明。

孔明眯起眼,輕搖羽扇,“元直莫要取笑我,元直之才,亮不及也。”

玄藍色長袍,黑色披肩散發,銀色玄冥劍。對麵的男子比孔明稍長幾歲,完全和孔明不一樣的氣質,孔明說,元直是個放蕩不羈的俠士,卻絕絕然不曾料到其兵法韜略,審時度勢,文學造詣方麵竟也頗有大成,如此文武雙全之人,稀世罕見,為將軍可做統帥,為謀士可做宰相。而亮空為八尺之身,竟手無縛雞之力。如此,元直逾亮甚也。

徐庶羞赧一笑:“孔明謬讚。如論建立偉業,救世治世,誰又能比的上孔明?武夫之力,隻能救住寥寥數人,而智者之斷,卻能匡扶經緯,恩澤環宇,孔明如肯出山,乃天下百姓之福。德公起的恰當,臥龍之名非你莫屬啊。”

孔明哈哈大笑,拍著徐庶的肩,“元直,你又中我計也,亮就知道,你生性謙虛中肯,一被誇讚就會十倍回讚,這不讓我又好生受用?”

徐庶抱膝搖頭,突然緊緊抓過孔明手臂,語氣低迷,雙眼竟然頓時垂淚:“孔明……,如不是因為庶,你也是,也是文武皆備,且你武功之造詣,高庶百倍。是庶對不起你啊~~~”

原來早年諸葛亮和徐庶曾同去拜師習武,然徐庶在潁州仗義殺人,慌亂逃竄途中被人認出,在一溪口被十幾人圍攻,徐庶萬念俱灰,所幸孔明料想徐庶逃亡必經此處,早在此接應,於是一襲白衣飛進了刀光劍影,拚盡平生所用之武學,終於將自己的好友救出,隻是白衣染血,傷及筋脈,昏睡數日才幽幽轉醒,此後竟四肢無力,再不能習武。從此孔明便一心一意專研韜略,也從不對人提起此事,好友親朋隻當孔明不喜習武,細心如黃夫人,才發現孔明一直提在手上的玄冥劍到了徐庶手中,取而代之的是一把寬大的鵝毛羽扇,一搖一搖,把自己弄成了個神仙似的。但是神仙的身體卻大不如前,問孔明知是徒勞,問徐庶,卻才知道其中緣由。徐庶誠惶誠恐,黃夫人不怒反笑:“不能習武,孔明之幸,世間人若都能棄武從文,不用刀劍而用口舌,百姓之福也,如此,還望元直多多照應他,他最受不得委屈。此番他必定會全心向文,智領荊襄也說不定哦。”

孔明笑著扶起徐庶:“元直差矣,若不是亮不能習武,亮又怎麼將精力全部投入習文,最終得到水鏡先生,德公先生的認同,授予臥龍二字,南陽百姓中亮的名聲可是不小。因亮和拙荊習得屯田收割之法,那塊沼澤今年也收成頗豐,你看,這都是鄉親們給的饋禮……”

瞧瞧滿屋的禮物和牌匾,徐庶這才破涕為笑,但一瞬又嚴峻起來:“僅僅如此,孔明覺的不夠吧?在這亂世之中,隻盡微薄之力造福一地百姓,大才無以所施,大量無以所用,此乃文人之哀也,孔明常問我等誌向,卻從不言你自己心中之誌,庶想,孔明是誌存高遠,恐怕是想一飛衝天,翱翔九霄權傾天下吧”

孔明沉吟半晌,抿嘴微笑:“元直,你為何有如此想法?”

徐庶定定看著孔明,吸了口氣。“因為,因為你是龍啊。龍飛於天才能展開他的軀體。龍飛於天上才能恩澤萬民……如今漢室凋敝,人民困苦,庶觀北方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生性殘橫,南方孫策,雖據長江之險,和曹賊南北相抗,但師出無名,荊州劉表,益州劉璋,雖是漢室皇親,卻偏居一隅,遲早易主。至於張魯,馬騰等人,皆是蠻力武夫,天下庶幾無可托之人啊。如此,大好河山前途堪憂,我等皆是漢人,難道坐看國之敗亡而不出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