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段(2 / 3)

這時,雍正恨聲說道:“好!很好!有膽量!這才是我的好兄弟!”胤禎冷然說道:“我剛才已說得很清楚,現在我說得再明白些。江山是皇阿瑪留給四哥的,我不跟四哥搶。萱兒是皇阿瑪指給我的,四哥也不能跟我搶。比才智,比武功,比朝臣的支持,我哪一樣都不輸給四哥。江山是四哥的,四哥守好祖宗的江山;萱兒是我的,我守護她一生平安幸福。我們各做各的事!”雍正畢竟是政治家,在雙方人馬力量比對懸殊的時候,逞口舌之利有損威嚴。所以雍正選擇沉默。

牆上放下繩索,把我和孫泰都拉了上去。胤禎邁步向前,禁衛握著刀慢慢退卻。雖然他隻是一個人,但是那份睥睨天下的氣勢,卻深深地烙在每一個人的心裏。撫遠大將軍威武出征,而後得勝還朝,這些似乎不太久遠的記憶,一下子清晰起來。禁衛的神情由戒備,悄然轉變為崇敬。吳喜不忿,想出言嗬斥,卻雍正冷聲製止了。吳喜很委屈地退到一邊。

胤禎背對著雍正,從容不迫地列隊、整隊。敵我對比立刻計算出來,胤禎有一千人馬,而雍正僅有三百餘人。即使雍正軍事能力較胤禎略弱,也能清楚地分析形勢。我狂喜,幾乎歡叫起來。可形勢尚未明朗,稍安勿躁為上。胤禎轉過身來,平視雍正,說道:“臣臨走前還有一句話敬告皇上。臣牢記一條金科玉律——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在局勢尚未明朗之前,都不要投入全部籌碼。”雍正深吸一口氣,說道:“你至少有三千人馬,這裏隻有千餘人,你還有能力再戰。你的話,朕記下來。朕也告訴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大清的疆域之內,朕與你總有再見之日!”胤禎微笑道:“臣不希望,那是天人永隔之時。”胤禎一揮手,一千人馬壓天接地一般地依序撤退了。常明帶著牆頭一幹弓箭手斷後。孫泰則和幾個侍衛,護著我下了垣牆,先向西奔去。

我們跑了大約一裏地,就見幾個侍衛拉著馬苦候了。一見我們過來,立刻遞上線繩,護持著我,繼續向西奔下去。景陵周邊地勢險峻,不一時就進入林中。兵法有雲:“逢林莫入”。在黑夜之中,即使雍正集結足夠人馬,也未必能實現圍剿,何況他需要師出有名!在皇父的靈前兄弟鬩牆的曆史罵名,雍正無論如何也承受不起!胤禎把每一步都考慮到了!

我們等了很久,胤禎才過來,身邊隻剩下百十人。我再往後看,不見人影。難道都犧牲了?胤禎拉著我的手,邊走邊說:“來之前爺預先安排了,常明帶著人斷後,順帶除掉四哥的探子,其他人都遣散了。”與雍正對決,現在人手還少,他倒把人預先遣散了!我無話可說。胤禎輕笑道:“憑爺的本錢,跟皇上正麵對決遠不夠。這些人是羅卜藏丹津借給爺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帶著他們真打起來,爺擔不起這個罵名。”跟雍正的想法一樣!唉!康熙的阿哥啊!胤禩是不是也這樣想的?我的思緒不覺飄走。

我們在林中迂回,也不知走了多遠,聽得前麵三聲鷓鴣叫,孫泰回了三聲。就見常明帶著迅速出現,低聲稟道:“皇上那邊縋的尾巴,奴才都解決了。前麵也都掃清了。爺放心。”胤禎點了點頭。常明又說道:“東邊五裏河邊,是八爺的人守著。奴才觀察船也預備了。”孫泰說道:“爺已經和皇上遭遇了。以皇上的心機,定能猜到爺走哪條路。依奴才之見,不如換條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