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段(2 / 2)

這回的家宴雖然豐富,但形製與萬壽節基本相同。我跟著太後坐在突出的位置,接受那幾位“階級敵人”的目光洗禮。胤禛礙於他的皇父在上,隻間或給我一個難看的臉色,但我對等待他,與對待跟那幾位女士一樣,不屑一顧。胤禩維持著謙和的笑容,仿佛我還是那個把他當作神,當作天,當作一切的小女孩。他真的信心滿滿,還是維持著自尊呢?這裏最喜悅的就屬胤禎了,那笑逐顏開掩都掩不住。十五和十六在旁打趣,他也不著意。

康熙竟然滿臉的喜氣!他不時地吩咐替太後添換菜蔬,又與胤礽、胤祉興致勃勃地談論《詩》、《書》,就像什麼也沒發生過。說到興起,還吩咐給胤礽賜酒。胤礽麵容恭肅,進退有度,言談舉止均帶有一段天然的氣韻,不愧為正位三十六年的儲君!同情他的人撰文寫過,他未必不是一位好皇帝,他的儀容、才學、武藝,在眾兄弟之中均在前列,就連《清史稿》諸王列傳中都對他稱讚有加。他的悲劇在於被立為太子過早,而康熙活的時間太長,長期的如履薄冰使他心態失衡!聯想起始皇帝之祖父秦孝文王,就是安國君,繼位時年五十三歲,已近不惑之年才被立為太子,又在太子的位置上熬了十四年,被六國戲稱為“老太子”!可歎秦昭襄王英明一世,卻選擇了一位險些使社稷傾頹的繼承人!可話又說回來,沒有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兩位過渡之君王,也就無法成就始皇帝之霸業,也就無後世中央集權之中國!

我正瞑想之際,大殿突然一片死寂,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如萬千隻螞蟻爬過我的麵頰,由不得我不回到現實。怎麼回事兒?是與我關嗎?李德全尖著嗓子,拿捏著說道:“格格該謝恩了!”我怔了,轉頭望向胤禎,就見他的眼睛快噴出火來,被旁邊的胤祥和胤禑死死地按住。康熙舉起酒杯小飲一口,笑道:“當年孝懿皇後進宮時,都不曾得到這個禮遇。你若不滿意,朕再加恩!”我怎麼走神了?他到底說了什麼呢?“孝懿皇後進宮”,他該不會……!我的頭轟地一下!

太後無奈地笑道:“萱兒,謝恩吧!”淑惠太妃瞅了瞅康熙,又瞅了瞅太後,頹然地歎息著。先知曉敵情吧!我站起來,問道:“請問皇上的恩旨是什麼?”康熙被噎著了,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望著我,好像我是史前的怪獸。康熙冷冷地盯著我,似乎在判斷我是不是有意搗亂,繼而笑道:“你這個壞毛病總不改!朕給你指婚皇太子,做太子側妃,擇吉完婚。太子已經應允,他日登基即行冊封你為皇貴妃!”這與進宮做他的嬪妃一樣糟糕!我被康熙的話打蒙了!我用了半天時間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