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心知(上)

玉書拜入蜀山門下時被圍觀過,一是因為他師父幾十年沒收過徒弟忽然有天就拎了個團子上山的事很稀奇的緣故,二是因為大家聽說他爹狀元出身一世忠良遭人陷害無辜喪身的傳奇效果。

蜀山弟子都比較清閑,清閑誕生八卦,有熱鬧麼,一定要看的。

玉書他師父是前後就收過這麼一名入室弟子,至於他爹其實沒那麼多傳奇,狀元是有的,不過好事壞事都沒開始做就突然重病一命嗚呼,臨終覺得獨子孤苦,托付友人而已。

八卦不可盡不信,八卦不可盡信。

玉書被亡父的友人,蜀山派彼時的元神長老帶上蜀山。

人生地不熟,剛在父親臨終榻前拜的師父一回蜀山說聲在這裏等著就跑沒影。

玉書那時候還小,不懂這些人有什麼好看的把自己圍了幾圈,他還不經逗,一不小心就被嚇得哭,鼻涕眼淚糊一臉。一見小師弟嚇哭了,眾人更是手忙腳亂爭著要把他哄回來,結果適得其反。

多年後當年的圍觀者之一罡斬說起這段往事,嘖嘖感歎咦當年玉書師弟你多麼不經唬。玉書靠在青石肩上笑問師兄你當時信麼?罡斬愣了一下之後大笑,誒你裝得真好,從小就會折磨人,惹不起你。

不過好在最後有雙手把他從人群中拯救出來——雖然罡斬覺得那也是在拯救手足無措的人群——彎腰拉住他的手,領他往太清殿走。人們不知道怎麼就散開了,不敢招惹似的。

那時候的青石確實已經是沒人敢招惹的,雖然如果有人那麼做了下場如何暫時沒有參考,可誰也不想成為第一個去嚐試的人。蜀山律德長老入室大弟子,尚年輕都極具威信。

青石輕輕鬆鬆地把人帶出來走到太清殿前,低頭看一眼小孩子已經收淚,臉上還是一塌糊塗,覺得不好見人,便默念了個咒給他清潔了臉龐,才拉他進去。

蜀山弟子入門總難免試煉的,但掌門一看這孩子太小,猶豫著要不緩緩。玉書他剛剛拜的師父在旁邊說怎麼也是狀元門第,文試總是可以的,不用壞了規矩,要不青石你考他一考。

自然是考過了。

青石出題從不敷衍,那時候玉書自然也答不上來幾道。不過大家都知道青石問得太難,所以過還是過了,在座幾位長老還不免感歎說年紀雖小,畢竟是狀元門第,不管對題不對題滔滔不絕還可以說上一大串,也算是有點異能。

大約是滿山除了師父就隻認識青石,師父又是個精力和好奇心都分外旺盛比起讀萬卷書更愛行萬裏路,借口在門派中的主要任務是收集消息,一年十二個月倒有八個月不在蜀山的。

玉書從第一天起就黏他青石師兄。

青石對他很好。

考慮在此之前青石是個沒人敢近身的神秘人物,玉書也算開了蜀山之先。蜀山八卦黨幸災樂禍地想看新來的小師弟怎麼碰壁,結果青石對他縱容的程度讓上下都覺得難以置信。

其實青石也是懶得管他,自己有事做自己的,玉書愛跟在後麵跑就跟,固然是不趕他走,可基本也懶得搭理他幾句。

話雖這麼說,小孩子的飲食起居其實青石也都順手包下來。後來草穀回憶著開玩笑說玉書小時候真是乖巧,怎麼長大了反而那麼玩劣。其實畢竟是小孩子,玉書小時候不是沒有任性的時候,但青石不缺耐心,既不會和顏悅色地哄自然也不會發起怒來罵,隨便地說幾句,玉書倒是從小聽道理。

真不聽的時候青石平平淡淡說句:“阿書別鬧。”

也就消停了。

青石的底限很明確,說過了這句話還繼續就是真惹他生氣了,玉書得過一回教訓就懂。好在性子靈慧,沒多久把青石的習慣摸得透,漸漸連這句話也不大能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