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仁宗三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其中就包括被後世人稱頌的“包青天”,正式入住開封府。隨後一位江湖俠客獻藝禦前,仁宗驚其身姿靈穎,仿若禦貓,大悅,遂賜封為四品帶刀護衛,借調開封府供職。
好了,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裏開始……
九月某日,早朝剛散,眾大臣三五成群地往宮門外走。包拯與幾位同僚,邊聊邊走,就聽有人叫道:“包大人,留步!”
幾人聞聲回頭,隻見一五十上下的中年人,小跑著追上來。此人個子不高,體態豐滿,尤其是腹部圓滾滾的,如懷胎一般。那捧著肚子顫顫巍巍跑動的模樣,頗有幾分滑稽。
“太師。”包拯行了個官禮。幾位翰林也都忍著笑意行了禮。
龐吉老遠就看見眾人忍俊不禁的模樣,心說,罷罷,老夫不與你們這幫毛頭小子一般見識。一伸手拉過包拯,道,“今日天氣爽朗,老夫恰巧新得五十年陳釀一壇,包大人可否賞臉陪老夫把酒暢飲一番?”
“……”,包拯一臉不可置信地看著龐吉,問道,“太師可是吃壞東西了?”
龐吉氣結,什麼叫吃壞東西了?!
眾人一看龐太師臉色發青,似乎心情很惡劣,都趕緊熄了看熱鬧的心思,紛紛找借口告退了,生怕慢走一步惹禍上身。
待人都走光了,包拯拍了拍龐吉的大肉手,道,“太師莫要再捏了。”
龐吉似乎在走神,聞言一驚,趕忙鬆了手。
包拯撩起袖子一看,果不其然,一片烏青。
“這……”龐吉自己也嚇了一跳,沒想到無意間使了這麼大的手勁,訕訕道,“包大人,莫怪、莫怪啊!”
包拯齜著牙,按了按,真疼!心道:聽說龐太師早年間當過太子的貼身護衛,有幾把身手,還救過老官家的性命。官家念舊,後委以重任,加之此人很會做事,十餘年的功夫竟然做到了太師之位。
“包大人?”龐太師見包拯壓根沒接他的話,便試探著叫了一聲。
包拯整好袖口,搖頭笑道,“太師,我開封府還有很多事情等著處理,今日就算了吧,改日我請太師。”說完,轉身快步出了宮門。
“哎!包黑子!”龐吉也急了,一跺腳趕緊追了上去,心說:你可不能走啊,你這一走,老夫性命堪憂!
……
藍天白雲,微風漸起,遠處宮殿高台上站立兩個人,隻聽其中一黃衣青年好奇地問身邊的老奴,“班班,你說太師和包拯這是唱得哪出?”
“包大人和太師都是大智慧之人,咱家可猜不出。”陳班班搖搖頭,恭敬道,“不過,官家您一定是知道的。”
“也對。”趙禎想了想,笑道,“朕早晚都會知道。”說著,轉身下了台階。
陳班班緊跑兩步,把手中的披風披到趙禎身上,關心道,“皇上,風大。”
“朕身邊還是班班你最細心!”趙禎邊走邊係好帶子,感慨道。
陳班班蒼老的臉上,露出個欣慰地笑容,道,“這都是老奴應該的,太後她老人家也時時念著您呢!”
李太後雖對仁宗無養育之恩,但母子天性,血緣難斷,因而趙禎對自己這位生母可稱得上是孝順可嘉。物質上就不必說了,更是每日都抽出時間去清仁宮請安,陪眼盲的李後談天,希望能多多彌補於她。
想到此處,趙禎點點頭,帶著陳班班和一眾侍衛,往清仁宮去了……
這邊,包拯和龐吉一路拉拉扯扯地出了午門。午門——想來大家都不陌生,現代電視劇中我們聽得最多的可能就是這句“拖出午門!”。也就是說:午門之外就不屬於皇宮地界了,換而言之就是罷官免職,死也死遠點,不要髒了皇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