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自己的崽,這才剛六歲就折騰的這麼凶,可別長不高!

孩子的教育交給裴明榛,她不插手,古代和現代不同,人也早熟,她也怕自己太過溺愛,教不好孩子,讓孩子適應這個時代並能如魚得水才最重要,她做不了別的,隻能好好照顧孩子的生活。

裴景睿乖乖待在家裏看書,外麵的消息回來了就聽一耳朵,慢慢的,懵懵懂懂的明白了一些東西。

朝上有人參裴明榛,說他縱子行凶,將孩子慣的無法無天,實是獨子之過。還說其妻阮氏善妒,乃是亂家之源……批判越來越凶,不知怎麼的,話題就延伸到了聖上後宮,因聖上也隻有一位皇後,沒什麼宮妃,有幾個早年伺候的提成了貴人,也隻是有位無寵,皇後中宮獨大,如今膝下隻有一子一女,便是小太子和小公主。

時代講究多子多福,畢竟夭折太過普遍,大臣們不好直說,便借此時機各種暗示,選秀的話題提上了日程,越吵越凶。

小孩年紀小,不懂,裴明榛這樣的心裏門清。

孩子討論妻妾和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大人教的,大人成天提起這個,是後宅紛爭,也是朝局使然。

裴明榛做為堅定的保皇派係,一向跟著聖心走,所有堅持和選擇基本都是聖上允許並樂意看到的,攻擊他,其實也是指桑罵槐,借此攻擊聖上。

孩子為此爭執打架,問題可大可小。裴景睿很聰明,想到用後宅紛爭的解決辦法,可別人還有更深的目的,隻這樣肯定不行,所以小太子意外出現,事情就鬧大了。

小太子真是‘意外’出現麼?怎麼就那麼巧,郭家一個區區小表哥,就堵到了裴景睿和小太子?

小孩子看不透,裴明榛卻太明白。

別人做了那麼多準備,這一炮怎麼都要響,他兒子沒搞事,別人也會想辦法搞他的事,根本避免不了。

所以要解決這一連串的事,還是要從源頭來。

源頭是子嗣,大臣們真的擔心皇上的子嗣麼?有那忠心的,是會,但已經有了小太子,聰睿果敢,資質非凡,身體也很健康,從小到大沒怎麼生過病,皇後也還年輕,並沒說不生了……這份擔心著實沒那麼大。

但是皇權,多麼誘人的東西,如果能有機會養個皇子外孫,該是怎樣的榮耀?

太多的人不是擔心皇上沒有子嗣,是擔心皇上沒有與自己血緣有關的子嗣。選秀,是為皇上準備的,也是為他們自己準備的,家中的女兒早就準備好了……

裴明榛根本不必做太多,勸皇上暫時允了選秀,又對某家女兒表示出一點興趣就好。

而郭家與這家是仇人,兩邊都想要自己的女兒進宮,不用別人提醒,自己就警覺了,也沒空撕裴明榛,自己撕起來了。再加裴明榛和皇上刻意引導拉偏架——

兩敗俱傷已是定局。

不但兩家底子還漏了,還勾出一整個利益集團,貪汙派係,正好可以一網打盡了。

合理懲罰過後,皇上再難過一番,表示不想為自己的事讓臣下變成這樣,選秀自然就能跟著免了。裴明榛這時再站出來,適時歌頌夫妻恩愛的好處,引經據典曆史上賢後之事,如何子孫受益……這件事便能圓滿解決,誰也說不出不好。

郭家恨不恨?

恨,可是全家該斬的斬,該流放的流放,怎麼報仇?而且報仇也不該衝著裴明榛,又不是裴明榛害的,都是那仇家害的!

朝上眾人服不服?

服。

這波操作實在風騷,誰還敢再提選秀一事?這所有看起來是裴明榛的主意,是裴明榛在四兩撥千斤,背後操作,實則一切都是皇上的意思。天子不願意,你們非要對著幹,推著天子願意,能有好結果?

下朝大家還要感激裴明榛一番,拍馬加送禮,樣樣都不能缺。

為什麼?

因為他讓大家清楚了聖上的心意啊!

裴明榛不來這一招,誰知道聖上怎麼想?是想選妃還是不想?是故作矜持還是真的在拒絕?揣摩不清上意,路可不就得走歪?

裴景睿托著小腦瓜,有些看清楚了,有些想的不是那麼明白,但不管怎麼說,有一樣是絕對的,他爹太厲害了!

他知道自己家和別人家不一樣,別人有妾,自己家是沒有的,偶爾他也會想,到底怎樣是對的,納妾有沒有影響,是不是應該堅決反對,從來沒想通過,可這一回,他爹的操作,再加上這一書案的《李園亂楚》《誅滅諸呂》《巫蠱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