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道:“華國不是有句話叫做磨刀不誤砍柴工嗎?要是項目組成員沒有選好,估計項目也做不下去,半個月時間而已,我等的了,咱們爭取十月底之前開工。”
所以這次又是一個跨年項目,要是做不好的話,估計還能跨個兩年。
john這次過來,除了告知蘇茂言項目進度之外,也把他搜集到的國外關於肺心病的最新治療方法的資料交給了蘇茂言。
這些資料一般人都是看不到的,包括國內的許多研究肺心病的醫生們,科學技術這個東西,在某種層麵上來講,也不是對所有人都開放的。
所以john能把這一套資料給蘇茂言,也說明了他本人對蘇茂言的看中。
為什麼他沒有去找上回項目組裏麵的其他三位中醫師呢?
因為他很清楚,上次的項目組裏麵,蘇茂言雖然是最年輕的那一位,但也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那一位。
最後的康複治療方案的框架,和蘇茂言第一次在會上提出來的方案幾乎一模一樣,隻是填充的內容有差別而已。
由此可見,蘇茂言才是項目組的核心人物。
對於這樣的一位醫生,john願意給出足夠的尊重和信任。
john離開之後,蘇茂言開始〓
其實蘇茂言能搞心髒病的研究,也和之前他在係統得到了關於心髒病方麵的書籍有關係,再加上雷鳴給他補課,不然他也不敢貿然的接觸這個新領域。
但是這在其他人看來,就成為了他變態的證據。
好一個變態的男人啊!
國協的論壇一直都比較熱鬧,裏麵分為好幾個區,有閑聊八卦的,有討論病人病情的,有求藥求方的,還有一個就是專門求人的。
蘇茂言看清楚了發帖格式之後,就發出了人生第一個招人帖。
他對組團醫生的要求也很簡單,第一肯定是豐富的經驗,其次是要有空閑時間,第三就是能接受經常出國。
這三個最重要的招聘條件一出現,大家就差不多明白了,這是一個研究肺心病的項目,而且很可能是和國外合作的。
一時間,蘇茂言的帖子就被許多回複給頂了上來。
甚至沒多久就有人打電話給蘇茂言,問他是不是有這麼個項目。
蘇茂言道:“是的,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先報名,之後會進行麵試考察。”
選擇了這種方式顯然是非常明智的,因為如果讓蘇茂言自己去找,估計要花上不少時間,但是帖子一發,有興趣的醫生們就都挨個報名,根本不需要蘇茂言去一個一個聯係。
不過這些醫生們都來自於不同的地方,大部分都是首都,所以蘇茂言還是把麵試地點改到了首都。
“就在國協吧,這樣也方便。”錢智第一次勸說無果之後,又打了電話勸說蘇茂言就借用國協的場地。
這其實也是一個慣例,為啥?第一是顯得鄭重其事,比隨便找個咖啡廳之類的要正規的多,第二是也是讓國協的同誌們都知道他們最近在幹什麼。
“你如果要借會議室的話就要趕緊行動,不然下個星期的時間可能就被安排完了。”
蘇茂言看了一眼超過半數的首都醫生們,最終還是決定了借用國協的場地。
而且湊巧的是,國協周末本來就有個會議,不少醫生都要去參加,也算是非常巧合了。
因為要借用國協場地的原因,會長也知道了這件事情,甚至還給蘇茂言推薦了幾位沒有報名的醫生。
“你可以去找找他們。”得知這又是一個和梅裏診所的合作項目,會長還是很高興的,不是所有醫生都有這個渠道的,而蘇茂言已經連續兩次和那邊建立了聯係,他也非常高興。
蘇茂言看著這幾個名字,都是大佬,非常牛逼的大佬,也不知道他請不請得動,不管了,反正先去試試。
周四晚上,蘇茂言就到了首都,他們定下來的開會時間是在周五,也不用一個一個麵試,大家各抒己見就行,這也是一種非常簡便有效的考察辦法。
不過在這之前,蘇茂言也對報名的這二十一位中醫師有了足夠的了解,甚至已經有了偏向性,這就是履曆的重要了。
第二天,蘇茂言提前到了國協,國協這會兒人也挺多的,都是來參加這次蘇茂言的“招聘會”。
看著蘇茂言他們也挺唏噓的,前有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