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段(2 / 3)

但是大部分人的關注點還是在藥膳館上麵,特別是一眾病人,恨不得現在就能知道這個藥膳館要怎麼經營。

說實話,之前蘇茂言打算的是隻有他認為可以的病人才能進店消費,不過後來他想了想,這也太容易引起矛盾了,畢竟大家都希望身體健康,憑什麼其他人能吃,自己不能吃呢?

後來幹脆就把這條規矩給取消了,隻是因為人手有限的原因,他們還是實行像是私房菜館一樣的預約製。

不過每周的菜單都會提前公布,大家可以根據每天的藥膳內容來選擇要不要預約。

比如星期一的菜,可能是適合氣虛的人吃,那麼不是這個毛病的,那就最好不要亂吃。

菜單後麵也會附上針對的體質和疾病,以及什麼人是不能吃的之類的,這些都由蘇茂言本人來操刀。

當然了,如果是蘇茂言的病人,他在看病的時候都是講清楚了體質問題的,如果不清楚的話,也可以發微信問他,至於不是蘇茂言的病人,原則上是不接待的,畢竟他不清楚病人的情況,也不敢隨隨便便的就給人藥膳吃。

總之大致的規矩就是這樣,也有一些小細節,蘇九都仔細的解釋了,比如這個預約要怎麼預約,錢又是怎麼算,吃飯有沒有其他的規矩之類的。

聽蘇九說完之後,不少人都來了興趣。

雖然藥膳有點貴,但是偶爾也可以來吃一吃啊。

至於那些早就等著吃藥膳的人就更高興了,對他們來講,每個星期吃上幾頓,對身體也是很有好處的。

今天開張,當然就是今天營業了,不過因為他們采取的預約製,所以今天營業的內容沒有菜,隻有湯。

一大鍋雞湯。

濃濃的、充滿了鮮香味的雞湯。

雖然一碗三十有點小貴,但是每碗裏麵都是有肉有料的,光是剛剛打開店門的味道都叫外麵的人饞的流口水,於是有一些不差錢的人立刻就進去了。

蘇九也拿著大喇叭宣傳了一番,大概就是說了一下什麼人不能喝這個,但是說實話,藥材燉雞這種東西,平常人不懂醫理,也經常在家裏來燉著吃,也沒見誰吃出個毛病來。

所以不少人聽是聽了,但是仍然倔強的要來一小碗。

反正一小碗而已,他們想吃!

藥膳館的麵積和隔壁的蘇氏藥鋪是差不多大的,除了幾個隔間之外,就是大廳了,裝修風格非常簡潔,但是又不失美感,畢竟裝修公司的蔡經理到現在還記得蘇茂言的救命之恩,所以這設計工作他是親自操刀,這才弄得這麼幹淨利落有美感。

不少蘇茂言的病人今天都來了。

錢華夫婦、大v夫婦、Alice夫婦,艾倫父子……

總之幾乎都是蘇茂言能叫上名字的人,他們看起來也挺熟悉的,一進店鋪裏麵就坐在了一起開始聊天,不過等一碗碗雞湯上來,大家就隻剩下咽口水的份兒了。

John和雷雨今天也在,兩人正在商量著項目的事情,聞到味道之後就閉嘴了。

John甚至伸長了脖子,開始讚美起華國的藥膳文化,這把中藥和食材放在一起,煮出美味又健康的食物,真的是一個讓人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的想法。

雞湯的顏色是醇和的黃色,之所以用醇和兩個字來形容,是因為鼻尖的味道和眼裏的顏色都讓隻讓人覺得溫暖,絲毫不會覺得油膩,就連雷雨這個從來不喝雞湯的人也忍不住小小的抿了一口。

這暖意融融的雞湯一入口,她的雙眼就亮了。

湯裏毫無疑問是有純正的藥材味,但是或許是烹飪方法的原因,藥味已經順利的融入進了湯裏,入口隻剩下了回甜的雞湯味,讓人喝了一口就忍不住再喝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