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段(1 / 3)

任何看法,你贏了也好,輸了也好,對我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把你的態度改一改,不是讓你給患者當心理醫生,但是你多說幾句話會死嗎?!”

平常他也沒發現錢智有這個毛病啊!

年輕人還是太浮躁了!

可是另一位更年輕的蘇醫生就沒有這些問題啊!

所以錢智今天臉也是黑的,不過他到底還是聽老師話的,在問診的過程中雖然黑著一張臉,但總算知道多說幾句,多回答幾個問題了。

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等病人差不多走光的時候,醫生們卻來了。

這些醫生們之所以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看熱鬧,當然,也有來給雙方加油打氣的,別看錢智雖然被老師罵了,但是支持他的醫生也有一些,不過這些醫生大部分也不敢冒泡,怕被罵,但是心裏都覺得錢智說的話很有道理。

給你看病就不錯了,哪裏有那麼多問題要問,照著他們說的做不就行了嗎?

於是這群人看蘇茂言還是非常不爽的,一方麵是覺得蘇茂言太作,不就是一點小事,值得拿出來說嗎?一方麵是覺得蘇茂言運氣太好,畢業才半年多的時候,就走到了今天這一步,太順了,不給他一點挫折,他都不知道花兒為什麼這麼紅。

所以圍觀的醫生們就越來越多了。

領導頭也大,蘇茂言和錢智得罪他都不願意,而且這個病人也不好找,到現在已經有許多人來問過他準備考什麼了,他誰也沒回答,就怕風聲走漏出去了,到時候雙方都覺得不公平。

但是這會兒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所以他直接宣布了今天的比試考題,不難,就是望聞問切。

為什麼隻能比試這個,因為這個有答案,其他的卻不好判定。

比如給病人治病這一塊,病人藥都沒有吃,怎麼就能憑著治療方案來判斷高下呢?

當然,治療方案肯定能看出高下,但是在沒有實踐到病人的身上時,結果總是不夠客觀,因為評比的人都是帶著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評的。

所以望聞問切的問診最簡單,他們推出一位已經知道了病因和病情的病人,由兩位中醫師通過望聞問切來判斷這個病人究竟是什麼疾病,結果一出來,誰都沒法再說什麼。

蘇茂言和錢智也同意這個方案。

領導鬆了口氣。

於是一個大約四五十歲的女性病人從旁邊走出來了。

蘇茂言和錢智都看向了她,從走路姿勢來說,這個病人恐怕是腰部或者是腿部有問題。

兩人幾乎是同時得出了這個結論。

等病人坐下之後,領導就問道:“你們兩個誰先來?”

錢智道:“讓他先吧。”

他雖然看不起蘇茂言,但是在外麵還是要保持風度的。

蘇茂言也沒有推拒,謝過了錢智之後就走到了病人的麵前。

望聞問切的過程是不會對錢智公開的,於是錢智被小護士引導到了另一邊。

蘇茂言先是仔細的問了病人的主述症狀。

婦女道:“就是腰疼,有的時候腿還疼。”

病人說的很仔細,蘇茂言也問的很仔細,就連腰疼、腿疼出現的時間之類的都問的非常清楚,除此之外,也沒有忘記問病人還有沒有其他症狀。

眾人見狀都不由點頭,因為蘇茂言的思路還是非常清楚的,比如腰疼這個病,可能是腰肌勞損,可能是椎間盤突出,也可能是坐骨神經痛等等原因,所以蘇茂言問的問題,比如有沒有外傷史、有沒有排尿困難、有沒有肋骨周圍痛之類的,都是在區分這些疾病。

問完之後,當然就是觸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