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異能其實不算糟,星際時代的異能千奇百怪,常見的物理係異能,如力量、加速,法術係異能,金木水火土,再到讀心術,治愈術等特殊係異能。
五花八門的異能中,有不少被評判為雞肋異能。
水係異能算是相當中規中矩又好用的異能,即便隻有一級,也足夠在今後過上富足日子。
然而前任陳咬之心理落差太大,他原本的設想是覺醒七級以上高階異能,從此受萬人膜拜。現在支撐著他的夢想破碎,他無法想象周邊人群嘲的目光,索性一死了之。
現任陳咬之讀完這段記憶,輕笑兩聲,覺得命運真是滑稽的相似。
穿越前的陳咬之是名父母健在的孤兒,別人是喪偶式婚姻,他是喪親式血脈。
五歲不幸遇車禍,落下腿疾,平日看起來和常人無異,實則每每舊疾複發,疼痛自知。
六歲父母離異。和許多家庭上演爭搶孩子的戲碼有差,父母雙方都不願帶上這個累贅,判給誰,陳咬之都不記得了。他是由奶奶拉扯長大。記憶裏,父母的麵容一直停留在六歲那天,他們各自拖著行李離開時。
奶奶是個知書達理的知識分子,她對陳咬之沒有過多的要求,或許是隔輩的溺愛,也或許是對自己當年教育方式的反思。
奶奶對他的要求很簡單,不要犯法,不要給社會添亂,也不要委屈自己。
奶奶離世在他高考結束的那個夏天,在他以為生活要有一個嶄新開始的時候。
大約是自小嚐盡了世事無常,他的性格變得愈發的淡然內斂,與世無爭。
大學畢業時,班裏互相寫同學贈言,班級同學留給他的贈言,是《書劍恩仇錄》中,乾隆送給陳家洛玉佩上的字。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約莫在四年同窗的眼中,他們都覺得陳咬之高深莫測,從不鋒芒畢露,也無大悲大喜,何事都能一笑置之,活得特別通透,隻差沒立地成佛。
陳咬之自己知道,他不過是受到太多命運的戲弄,對世事看淡了。
命運給予的,欣然接受,命運不給的,也沒必要與天鬥其樂無窮。活得中庸,也並非壞事。
陳咬之自稱庸人,實則過謙。
畢業後的陳咬之開始經營紅酒。
S市每三年就會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創業者退出市場,多為當年一腔熱血的畢業生。所謂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或許隻是要掩蓋就業難的矛盾罷了。
尤其在紅酒這一行,應了《桃花扇》裏一句唱詞,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在這樣的行業中□□著,並打拚出一番天地的,其實不多見。
人生的潮起潮落,商場的形形色色,最後都融入到了陳咬之平和的性格裏,讓人覺得這青年寵辱不驚。亦或者,隻是被命運戲弄後的隨遇而安。
陳咬之起身,想打量一下所在的房間,忽而聽到身下傳來一點響動。
低頭,是一本成語詞典。
淡棕色封皮打底,透著點淺淺的白色花紋,周正的黑色字體,看起來有些歲月了。
這成語詞典看著好生眼熟。陳咬之想起,是出事故那日清晨,他在樓下的雜貨店買日常用品,看到店門口行乞的老人好生可憐,索性抽了兩張毛爺爺遞過去。
那老頭比他還寵辱不驚,臉上沒有絲毫激動難耐的神情,隻是在他要離開時,從身旁的一摞舊書中,把這本成語詞典塞到他手中。
他本是不想接,但對方一副錢貨兩清、不想欠恩情的模樣,讓陳咬之最終還是收下了。
他記得,這成語詞典被他隨手放在玄關的鞋櫃上,怎麼跑來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