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第1章 春日遲

三月的帝京,今年的春日來得有些遲。

明英侯府內,這些日子因為自家侯爺軍功封爵之事氣氛歡快,縱然外麵公爵府的牌匾還未掛上,也不妨礙府內所有人喜氣洋洋。

正院內,姚青料理完家事,看過京外快馬送回來的兩封信,這才被身旁姚嬤嬤扶著緩步慢移的去往後院。

前些日子在明水寺外遭遇驚馬意外,她傷到了右腿,這會兒正是休養的關鍵時刻。

走過中間綠意初露的花園,不遠處樹木掩映的梅林中,傳來幾許隱隱約約的笑鬧聲。

她側身看去,見到幾個衣著鮮亮頭戴精致珠翠的年輕女孩子,正小心翼翼的采集梅花瓣上的冰冷露水。

“夫人,這幾個丫頭也太不知規矩了些。”姚嬤嬤神情不快,低聲和自家夫人說話,“縱然是宮裏賜下的,也不該如此。”

姚青欣賞完年輕女孩子的美貌與朝氣,這才緩緩回頭看向心腹嬤嬤,“你也知道這是宮裏賜下給侯爺的,哦不對,現在應該稱呼國公爺才對,除了國公爺,這幾個丫頭誰都沒權力處置。”

“年輕嬌-嫩的漂亮小姑娘,國公爺福氣不錯。”慢悠悠說完這些,她跨過石拱門進入後院,將一幹小姑娘拋到了腦後。

比起自家夫人的冷靜淡然,姚嬤嬤就不痛快多了,眉頭皺得死緊,“京裏誰不知道夫人您和國公爺感情好,後院清靜,皇後娘娘賜下這些人的心思實在是……”

“好了,別說了。”姚青拍拍嬤嬤的手,“國公爺和大公子過兩日就回京,你記得盯著些我吩咐的事,關係到國公府的門麵,千萬別出岔子,還有商行那邊送過來的賬本和南邊回來的商隊,讓他們早些過來回話,我要用的銀子提前備好。”

聽著自家主子的吩咐,姚嬤嬤無奈看她一眼,隻得按捺下滿腔勸誡之語,將心思放到了正事上。

小書房內,姚青坐在桌前認真練字。

亮白光潔的宣紙上,滿篇都是她悉心抄寫的佛經,丈夫和兒子臨行前,她去了明水寺拜佛,在佛前許了願,如今兩人平安歸來,除了還願的香油錢,還有她親手抄寫的百卷佛經。

上次去寺裏沒能成行,這段日子得抓緊時間補上。

外麵能聽到姚嬤嬤吩咐丫頭們的聲音,她放下毛筆,轉了轉酸疼的手腕,搖頭無奈一笑。

她知道這個疼她的心腹嬤嬤什麼心思,但到底有些事情她不明白。

她和沈惟錚之間,縱然看起來良緣美滿,終究隻是麵上光鮮。

他納不納妾,收不收美人,從來不是她能管得了的,他什麼心思,喜歡什麼人,都和她無關。

隻要不越過她這個原配,損了她和兒女的地位,這個家就是最好最圓滿的家。

墨跡在紙上氤氳開,姚青將寫好的佛經輕輕放到一旁,繼續心無旁騖的抄寫。

當年她嫁給沈惟錚時,他說得很清楚,他娶她隻為負責,若非他救了落水的她,兩人根本沒這段不合適的緣分。

直到現在,京裏還偶爾有人提起那段落水的緣分,說起沈惟錚娶她這件事,總要惋惜明英侯佳婿旁落,被個家世極差的孤女摘了桃子,說起她,則是捂嘴暗笑一聲,道上兩句心機深沉蓄意落水勾-引男人的閑話。

對這些,姚青早已習慣,縱然過去多年,這番前情依舊時不時被人拿來說道兩句,多有詬病,畢竟,她日子過得太好,不免讓人嫉妒眼紅。

縱然那是段眾人眼裏不配的緣分,但沈惟錚娶了她這麼多年,後院清靜,就足夠相交圈子裏那些夫人們恨得扯壞不少帕子了。

不過,對姚青來說,她當年沒肖想過侯府的富貴,心裏沒覬覦過沈惟錚這個佳婿,如今臨了到了現在,也依舊清醒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