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書名:帝王劍

帝王正文

第〇〇〇回:自序

此開卷一也,是為自序。

吾近閑來無事,路偶遇一和尚,吃酒吃肉不說,身之法袍更是汙漆一片,怎的褻瀆了佛祖的威名而不自知,自名“為緣”,其人言這一生為的是一段緣分,拚的要傳出一段曆史。

吾聞之,心下甚奇,這和尚身為出家,怎的這般不檢點,端的是不怕那地獄十八?不怕那拔舌油鍋之苦?便詳聞之。以解心頭之惑。

此子所言是一段不傳之史,內容端的是傳奇,其內裏人名地址均已不可考證,恐是糊弄人之笑話罷。餘乃笑曰:“兀那和尚,聽你所言,怎生得教於覺是一段哪家小兒之杜撰笑話?”

那和尚就著酒吞咽了口中的油膩,後又用那汙黑的袖口抹了抹嘴,才道:“先生莫要著急,待我細細道來……”

悉心聽過,仔細想來,期間之過程經曆卻是著實有著幾分一二,感歎之餘,吾不願此史就此逝去,遂撰此文,還算是化了這段緣分。

此文乃新人所撰,無一二文采可言,劇情稀疏,還望各位看官海涵。不求聞達於此界,也算是諸位看官茶餘飯後之笑語罷。

諸位看官,請了!

趙艾安,以上。

第〇〇一回:楔子

話說混沌初開,生靈萬物俱無,天地連成一片,隻在其間孕育著一株混沌青蓮,那青蓮有葉五片,開花二十四瓣,結成一顆蓮子。待得億萬年期滿,蓮子裂開,盤古大神手執開天斧出世,因不滿混沌中那無窮無盡的壓抑,遂用那開天斧將天地劈開。盤古大神化身洪荒,先天至寶流傳於世幾經轉折,幾大神物早已不知去向。

不知過了多少年代,終於神劍現世,久遠的年代致使人們早已忘記了關於它的曆史,所以至此,劍名“帝王”。

有道是:

盤古神功開天地,

洪荒神器流世間;

幾經隱現朝代轉,

誅仙不見帝王現。

要說這“帝王”的來源,還當真是有著幾分門道,諸位看官,少安毋躁,待餘細細道來。

卻說這塵世有一布衣神暗龔,家無妻兒,父母早亡,落得光棍一條。

一日上山砍柴,竟是機緣裏拾得一劍。就著日光看去,但此劍通體烏黑,不反射一絲光線,劍身有柄無格,無鋒無刃,長僅一尺五寸,似是烏金打造卻入手極輕,自認不凡,便拾回了家。

當政皇帝昏庸無度,苛捐雜稅奇多,終於人民不敵賦稅群起而反,這神暗龔手中兵器,竟是沒被這官兵收了去,參加起義,竟成了一方領袖。

風雨幾年,神暗龔終成了龔爺,打下一片江山成了一朝之帝。這通體烏黑的短劍,仍是伴在左右。但因其出身貧民,又胸有大懷,卻是體恤民情,治國有方。幾年下來,國泰民安,人民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心全力搞建設,一片繁榮。

說來也怪,晚年的龔爺不知怎的就迷信起來,認為此福全為手中之劍所賜,大起供奉。要說也對,這劍幾經轉折,就偏偏沒被中官兵收了去,龔爺偏偏又去參加起義,巧合裏參加了,怎麼著不死也得剩下半條命。偏偏龔爺就拾得了此劍,偏偏在打鬥中就發現了劍中之密,偏偏他就成了一屆帝王!隻可惜此劍乃路邊拾得,自是無名,龔爺便賜名曰:“帝王”。

“得此劍者,可的天下!”

此言一經傳出,幾乎是霎時間整個武林人人皆知,無不覬覦算計著這柄帝王神劍。

隻可惜事事難料,龔爺直至晚年仍不得一後,不禁心下大歎上天不公!隨著龔爺日漸年邁,身邊之人自是起了賊心,終一日不察,為奸人所害。一代帝王歸西,:)而神劍卻是不知所蹤,就連帶神劍的秘密也隨之而去,隻知其然是:得帝王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