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女媧氏,在大荒山無稽崖煉石補天之後,不知所蹤。那無稽崖上有一蒼天古樹,名扶桑樹,不知活了多少萬年,蒼翠挺拔,聳入雲天,枝葉茫茫可蔽天,樹大根深,盤根錯節,根深不知幾許。
更加稀奇的是,扶桑數上,竟長著一對金色葫蘆,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曾有仙人路過,以為是寶物出世,奈何它們刀砍不斷,火燒不毀,聞訊而來的仙,用盡各種手段,皆不得其法拿下這一對葫蘆。
慢慢地,便無仙問津了。
這一日,來了一位穿著落魄,蓬頭垢麵的老道,隻那一雙眼目光如電,透著幾許不凡。
他也不去管那對葫蘆,就此在這無稽崖住下了,日常便是打坐,高臥不起,閑暇時就逗著這一對葫蘆說說話,東拉西扯,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這一住,又不知多少年。也不知道到了哪一年哪一日,明明是豔陽高照的一日,卻突然烏雲蔽日,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至。
轟隆隆——
那老道連忙使了一個避雨訣,那雨滴便仿佛遇到了什麼可怕之物,一滴都不敢落在他身上。
老道一改往日的憊懶,精神抖擻,不錯眼珠地盯著那一對金葫蘆。
啪——
一聲巨大的炸裂聲,一隻葫蘆猛地落地炸開,從中滾出一個小男孩,墨色長發垂腰,全身泛著幽幽冷光,一雙眼清淩厲又淡漠,看身形,約是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子。
那老道歡喜不自勝,仿佛是他老婆剛生了孩子,他興奮得正要跑過去,仔細看看那孩子,卻又連忙頓住了腳步。
啪——
又是一聲巨大的炸裂聲,另一隻葫蘆似乎有些不樂意自己落後了,也緊跟著落地炸開,裏麵端坐著一個小女孩,膚色勝雪,眉目如畫,眼神清澈明亮,美貌無法用言語形容,看樣貌,也不過四五歲光景。
這時,風雨頓收,萬丈金光從薄雲中跳出來,照耀著無稽崖。老道樂顛顛地跑到兩小孩跟前,臉上笑開花了,全是一道道褶子,顛三倒四道,“小葫蘆,小東西,小乖乖,總算出來了,快讓我好好看看。”
小男孩斜眼看過來,趾高氣揚道,“就是你,日日在這聒噪?”一旁的小女孩伸了一個懶腰,脆聲道,“你昨日說了修仙之事,今日再接著講。”
老道也不理會小男孩的無禮,此刻就是他罵自己,老道也會歡喜。他笑眯眯地道,“啊呀,你們快拜我為師。”
小女孩自是樂意,她一見這老道,就有莫名的親切感,連忙行了拜師之禮,小男孩雖然有些別扭,卻也是恭恭敬敬地行了拜師之禮。仿佛這三人早已經認識,今日不過是重逢。
小男孩先出世,便是哥哥,小女孩後出世,隻能勉勉強強做了妹妹。
時光荏苒,流光容易把人拋,扶桑樹的葉子落了,又長出新葉……又不知過了多少年,老道依然還是老道,還是那副模樣,小男孩與小女孩的身形卻已經變化很多,長身玉立,約莫十六七歲年華,也不知道學了些什麼本事。
聚散終有時,這一日,老道辭了這一對兄妹,不知往何處去了。兄妹倆並無離愁別緒,攜手往九重天而去。
卻不料,他們離開無稽崖之時,正是仙魔大戰的時候,三界生靈塗炭,流離失所。
兄妹倆因先入九重天,便幫著仙界攻打魔界,一出手,可把仙界和魔界嚇壞了,各自狐疑,這是從哪裏跑出來的兩位煞神,魔界是氣急敗壞,又恨又怕。仙界是暗自僥幸,幸虧這兩位煞神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
兄妹倆,一戰成名,仙魔大戰之後,妹妹被仙界尊稱為縹緲尊上,哥哥被尊稱為闃然尊上,兩人的仙府喚做飄渺閣。
闃然尊上,性子淩厲冷漠,很少與仙相交。眾仙隻見到他的影子,就害怕,聽到他的聲音,就打哆嗦,隔得遠遠地,就趕緊溜之大吉,不願與他打照麵。
縹緲尊上,性子是溫和的,卻有些好勝心,且特別愛說話,頗似老道,隻是說出來的話,卻不一定讓人愛聽。
譬如,有一日,有一位小仙,仰慕仙魔大戰中縹緲尊上的風姿,希望有朝一日能像縹緲尊上一樣修得如此了得的仙術,便來問縹緲尊上。
“尊上,請問我如何才能像您老一樣厲害?”
因著這是第一次有仙君如此心誠地來問道論法,縹緲尊上便打上了十二分精神,一邊笑眯眯地打量他,一邊誠摯道,“你的資質太一般,若憑自身,怕是永遠都無法修得如意妙法。”
那小仙一聽,頓時麵如死灰,心裏難受得要緊,暗想,尊上你何必告訴我這個真相,還讓不讓我活了。
縹緲尊上哪會管他如何想,又打量他片刻,又道,“不過,我看你誠心修煉,倒有一法,可以助你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