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楔子 此情可待成追憶

作者有話要說:第一次寫民國文啊!請多多支持!

西元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深夜的台北。

這是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灰紫色的天空中雷聲轟鳴,正好一朵巨大烏雲掩在上空,雲層之中透出藍色的閃電,一場大雨即將傾盆而下。

一輛七人座的防彈凱迪拉克車正由士林官邸朝台北榮民總醫院駛去。要從士林區一直開到北投區石牌路二段二零一號,路途並不短,自然不能馬上到達,可是坐在後麵的蔣介石還是一直在催,似乎恨不得能瞬間移動過去一般,累得司機連連加速,兩邊的水泥森林紛紛飛也似的朝後掠過。

車開得這樣的快,蔣宋美齡不由得想起四年前他們夫婦出的那起車禍,於是吩咐司機道:“開慢些,不急。”

蔣介石卻道:“不急?人命關天!把油門加到底!”

蔣宋美齡也知道他對那些黃埔生的情誼,於是握住蔣介石肌肉萎縮已經十分嚴重的右手溫聲勸道:“達令,你也是大病初愈,心髒又不好,等一下情緒不要太激動了……”

蔣介石隻是歎一口氣:“張靈甫、邱清泉、胡宗南、衛立煌……現在連明清遠也要……我的這些好學生們怎麼都一個個走在我前頭呢?”

蔣宋美齡隻能沉默地望向窗外——現在的她,又能說什麼呢?

車子駛入榮民總醫院,早有人來迎,因是秘密到來,所以來的人並不多。

司機為蔣介石夫婦開了車門,院長連忙迎上:“總統,我們已按您的吩咐把明將軍安排在一一七號病房。隻是明將軍自送來後就一直高燒不退,又有肺部胃部多處大出血,我們已經搶救了多次,可是他心髒停止跳動的頻率不但越來越高,而且間隔也越來越近……唉,快油盡燈枯了!”

一一七號病房為蔣家的私人病房,蔣介石自然熟悉得很,不要院長帶路便徑自往那裏走。

蔣介石畢竟已是近九十歲的人了,又是大病初愈,見他雙眼眼眶嚴重下陷,臉龐亦是消瘦的樣子,便可以看出他剛剛與疾病搏鬥的痕跡。當真,蔣介石才柱著拐走了幾步,已是步履蹣跚,險些跌倒。

蔣宋美齡連忙扶住他,同他一起走到一一七號病房。

推開房門,隻見這位追隨自己幾十載的學生此刻臉上一絲絲血色也無,雙目緊閉,維生器的各種管子搭往他的身體。床頭的一盞燈投射下昏黃的燈光,在他的臉上落下深深淺淺的影,昔日那個風華絕代的男子,終於也老了。

明林慕容忙從病榻旁由明恩養扶著走過來喚道:“總統,夫人。”

蔣介石隻是示意她們這些都不必了,他不想因為自己的到來而影響他

們一家人的最後的時光。

不知過了多久,明清遠終於微微睜開眼:“校長,您怎麼來了?”

蔣介石知道他已是回光返照,連忙問道:“你還有什麼心願未了?”

他掙紮著想要坐起來望向大陸的方向,終還是不能夠。原來,原來已經離開大陸廿餘載,回去已是無望,回憶在大陸的那些時候,剿匪、抗日、戡亂……同他的那些同門師兄弟相比,活了六十四歲,已是高壽,隻是……隻是到底還有事情放不下。

前塵漠漠,紅塵滾滾,猶記得他為她描畫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前景,可到底還是負了她。結局無言,心碎收場,他不知道她心中是否還恨著他,也不知道她心中是否還愛著她,他甚至不知道海峽那邊的她現在過得如何,正如她不知道海峽這邊的他現在過得如何一般。

“校長,我這輩子都回不去了……”明恩養聽了這話,心裏涼了半截,忙上前握住他的手,隻聽明清遠喘了一會兒,又道,“予屍化灰,海葬大小金門間,魂依莒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