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引導它們暢通無阻地流出來,這樣不是更合適嗎?”

從此以後,教育文化得到了繁榮。由於子產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在他為政期間,國泰民安,國家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立世存身:正如老子所言:治大國如烹小鮮。他的執政之道就在於剛柔並濟,把握住高壓和懷柔兩種政策的最佳尺度。因為他深知綿裏藏針,柔中存剛是成功的為人之道,而剛柔並濟是行之有效的處世手段。以現代的眼光看,這仍不失為一種積極有效的處世手段。

實不忍欺

更新時間:2009-7-21 17:19:00

字數:772

曾國藩一向自我要求“忠心仁厚”,對待自己的父老鄉親有著解不開的情結,常常明幫暗助,照顧有加。一天,有一位同鄉到曾國藩的府院前求見曾國藩,對仆人說:“我是曾大人的同鄉,現在一個人離鄉背井,舉目無親,無奈之中,前來投奔曾大人,煩勞你通報一聲!”

曾國藩得知後,立即接見。這個人也有幾分才氣,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兩人相談甚歡。到了吃飯的時間,曾國藩熱情地挽留此人共餐。在飯桌上,這個人發表了一個精辟的論斷,他說:“就我所經曆的事情,天下有三種人是不可欺的。”

曾國藩聽後,有些好奇,不知這位閱曆豐富的同鄉會有什麼高見,忙問道:“不知是哪三種人,說來我聽聽!”

同鄉放下筷箸,一本正經地說:“第一種是不能欺,就像李中堂(鴻章),這種人精明練達,工於心計,別人想騙也騙不了他;第二種是不敢欺,比如權尊位高者,即便是欺騙了他們,就算跑到海角天涯也會被抓回來,到頭來自己肯定沒有好結果;第三種人是不忍欺,就像您,待人真誠,為人善良,這樣的人到哪裏找呢?您說還有誰忍心欺騙您這種人呢?”

曾國藩在心底覺得自己最大的優點正是這位同鄉所說的,一聽此言,立即就產生了相見恨晚的感覺。說道:“沒想到我和你初次見麵,這短短一個時辰的談話竟然如此投機,知我者莫如君啊!”吃完飯,曾國藩立即安排這個人管理糧餉,掌握部分財政。

半年後,曾國藩引為知己的同鄉竟然卷帶巨款潛逃得無影無蹤!知道這一消息後,曾國藩撫胸後悔不已。自己怎麼就沒有注意到他欺騙我的跡象呢?又想立即派人捉拿這個騙子,可是毫無頭緒。

他這時才想起,原來自己既不是不能欺的人,也不是別人不敢欺的人,不禁歎息道:“他原來說不忍欺我,是不忍欺我啊!”

立世存身:宅心仁厚固然重要,但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被別人的花言巧語和良好的第一印象所迷惑。

學會諒解

更新時間:2009-7-21 17:20:00

字數:452

一天,一個年輕的猶太媽媽帶著兒子去拜訪朋友。在公共汽車上,一位背著大包的青年擠進了車廂,媽媽被大包撞到了一邊。

兒子關切地問:“媽媽,你沒事吧?”同時,他惱怒地看了那位青年一眼,喊了一句:“太可恨了!”

年輕的媽媽看著兒子,說道:“可不能怎麼說,這位叔叔不是故意的。”這時,那位青年也連連向她道歉。兒子聽到這些,慚愧地低下了頭。

幾天以後,媽媽早早下了班,她騎著車子來到學校,準備接兒子回家,結果發現兒子的手破了皮,血一滴滴往下流。媽媽心疼極了,趕快找來一些紗布,將他的傷口包好。然後就去問老師是怎麼回事,老師也很納悶,因為她既沒有看到他來報告,也沒有聽到他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