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豬頭神象,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陶豬等,都是新石器時代普遍存在著的豬靈生殖崇拜。豬靈是人類的祖先,是世界的創世主。它鑿破鴻蒙、開天辟地,正如《莊子·大宗師》所說的,“豨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襲氣母。”可見,豬靈崇拜遠在伏羲的蛇靈崇拜、葫蘆靈崇拜之前。
在上古的先民看來,人類是豬靈的子孫後代。 於是,先民把豬當作自己的祖宗,供奉為“神主”。 因此,凡是有豬靈的神主的神廟,就叫“家” 。在甲骨文中,“家”就有廟的正室的意思。 因為人是豬的子孫後代,人是豬族,所以就叫“家族”。在上古,“都”字,是“有先祖的廟的城市”的意思,其實最初指的就是“有豬靈神主的廟”。
豬靈神廟的“官方名稱”,還可以叫“閟宮”、“宓宮”、“密宮”,那麼它是用來做什麼?祭祀,聚會,商議大事,等等,有很多。先民在豬靈神廟裏舉行男男女女的集體姓交的祭祀儀式。這一點,何新先生在《諸神的起源》一書中也這樣認為。
“周”或“家”,為什麼又是“閟宮”、“宓宮”、“密宮”呢?我們還得必須引用《說文》的解釋:“周,密也。”“密”就是“閟宮”、“宓宮”、“密宮”、“都”、“家”。如《山海經·西山經》:“昆侖之丘,是惟帝之下都。”《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昆侖之虛,……帝之下都。”《山海經·中山經》:“青要之山,實惟帝之密都。”
綜上所述,“周”就是“家”,豬靈神廟,那裏可以舉行男男女女的集體姓交的祭祀儀式。
二、“易”是姓交中的兩豬靈
“易”是什麼意思?許多人說是“蜥蜴”,但是他們不知道,“蜥蜴”就叫“豬婆蛇”。在先民看來,“蜥蜴”也是豬靈的一種。
“易”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們仍然還是從上古音韻上著手。
“易”字,上古音讀“弟”。在《管子·戒》中有“易牙”,而在《大戴禮記·保傅篇》、《論衡·譴告篇》都寫作“狄牙”。
在豬靈神廟,不但要舉行男男女女的集體姓交的祭祀儀式,還要同時舉行殺豬吃豬肉的祭祀。“易”就有“殺”的意思,錢大昕先生《說文答問》說:“殺本古文肆字。肆與殺聲相轉。”而章太炎先生在《小學答問》中說:“古問殺即囗 之古文。 囗 者,修豪獸,讀若弟。”(囗,是一個無法打出來的古字,是豬的一種。)
按照生殖崇拜理論, 在豬靈神廟裏,先舉行男男女女的集體姓交的祭祀儀式,並同時舉行殺豬吃豬肉的祭祀。“易”就是“殺豬靈”,也指涉姓交中的兩豬靈,男男女女的集體姓交。
後來,周民族還把他們其中一處的的豬靈神廟命名叫做“豳”,“豳”就是姓交中的兩豬靈。
“周易”兩個詞語連用,屬於雙聲疊韻,屬於上古時代的普遍現象。所以,“周易”的意思就是“男男女女姓交的豬神廟”。
三、周文王是豬靈的兒子
相傳周文王是《周易》的最終整理者。可是,卻沒有人知道他是豬靈的兒子。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夢見與巨大的豬人在豬牢裏姓交,於是生了周文王。今本《竹書紀年》:“季曆之妃曰太任,夢長人感己溶於豕牢而生昌,是為文王。”《國語·晉語》:“太任震文王不變,少諛於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病焉。”所以周文王對他們“家族”的文化非常熟悉,最終整理了《周易》。在上古時代,也就周文王的時代,豬靈神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而在豬神廟裏舉行男男女女集體姓交的祭祀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那是繁殖種族的一種神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