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
清見有時候覺得上天並不公平,就好像明明其他人都過得很好,自己卻總比別人低下一等。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清見家很貧困。
北海道的天氣時好時壞,薰衣草早就已經無法賣出好的價格了。
土地農田什麼的越來越貧瘠,到了現在已經沒有多少可以收成的東西。
但是即便如此,父親母親還是堅持讓清見去上學。
【隻要跳出北海道就好了】
這是父親經常對清見說的話。
是的。
隻要跳出北海道這個偏遠而又落後的地方就好了。
她可以去東京,去大阪,去衝繩,去京都。
去一切與貧困不再相幹的地方。
帶著她的父母一起,離開北海道這個有著刺骨寒風,以及貧瘠土地的地方。
懷著這樣的信念,清見的學習很認真,同樣也很刻苦。
【竹內家那孩子一天到晚窩在家裏,也不知道父母在想些什麼,不讓孩子出來幹活反倒還支持她好好念書。】
這樣的閑話,在清見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聽慣了。
聽到不要再聽了。
清見一直都保持著優良的成績,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獎學金也是得了不少。
但是,最終還是敵不過惡劣的環境。
她記得那一年的北海道,天氣差的無法形容。
明明都已經是收獲的季節了,田裏卻還是顆粒無收。
她知道父母不想讓她就此輟學,但是家裏確實已經無法支付她上國小的費用了。
【去申請救助吧,說不定會有哪家人家好心資助清見的。】
父親似乎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才做出的這個決定。
在清見所居住的地方,做出這樣的決定就相當於承認自己沒有能力養活老婆孩子。
承認自己是個窩囊廢,必須依賴別人家每個月資助給你的錢財才能度日。
但是為了她,父親還是毅然這麼做了。
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兒,一輩子都被困在這樣的窮鄉僻壤。
所幸的是,清見很運氣很好。
申請救助的單子才遞交上去沒多久,就已經有人開始聯係自己的父親了。
她記得那個願意資助她的好心人士,姓做柳。
那個時候,竹內清見十一歲,國小三年生。
======================================================================
“大家安靜,老師這裏有一些從東京寄來的一些交友信件,有沒有同學有意向交筆友的?”
“我我我,老師我要!”
“老師還有我!”
“啊啊,我也要我也要!”
“那就按學番來吧,1番,竹內,你先來。”
竹內清見看著講台上一堆花花綠綠的信封,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正準備隨便拿一封就走,便看見了被壓在一邊的素色信封。
寫信的人字跡很漂亮,清秀又帶一點俊逸,看不出到底是男是女。
最後的落款是柳,很容易讓竹內聯想到資助自己上學的好心人的姓名。
鬼使神差地,竹內清見把手伸向了那份淡色信件,抓起便走。
信的內容很簡單,通篇的敬語讓竹內這個生活在北海道鄉村的孩子讀起來有些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