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家庭成員(1 / 2)

“弟妹,話不是你這麼說的。誰都有個不舒服的時候,人吃五穀雜糧的,誰敢擔保自己一年365天,啥事兒沒有了?話又說回來。你在這裏斤斤計較的功夫,說不定手裏又插幾行秧苗條路了。咱們都是一家人,犯不著弄得彼此難堪噻。“大嫂魯氏和顏悅色的說。

這時候,秦家老大秦森走過來了,他大老遠的就看見弟媳費氏,有點得理不饒人的在埋汰他他媳婦,還有弟妹肖氏。

這讓金森感覺心裏不舒服,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一家人在一起,就應該相親相愛,互幫互助。而不應該分崩離析,相互擠兌。免得親者痛仇者快,外人看笑話。

秦家老大秦森,從田隴那頭走過來,並不是過來為自己的媳婦兒打抱不平的,作為秦家的老大,他時常是抱著吃小虧的態度,盡量維持家人的和平。

不過看見弟妹費式對待自己媳婦兒的這個態度,作為丈夫,秦森還是感覺不舒服。一方麵,有點兒心疼自己的媳婦魯氏,一方麵覺得弟妹費氏缺乏教養。

俗話說,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也不要求幾個弟弟弟妹們把他們那兩口子,當真正的父母看待,起碼平時的言談舉止尊重一點,這完全有必要。

好歹都是一家人,幹嘛整天就想吃了火藥似的。犯得著這樣嗎?有這閑蛋功夫還不如多做點兒事情。少扯些嘴皮子。

秦森雖然心裏不舒服。但是他並沒有把這些抱怨說出來。當他走過來的時候,隻是輕言細語的說了一聲:

”你們都別說了,咱們大家都快點幹嘛。要不然今天的活都幹不完了。”

因為,秦森從小是秦家的長子。家裏的兄弟姐妹多人的布衣之家,長子往往是成熟最早的一個人。

一方麵,長子要代替爹娘行使一部分的權利,不僅僅是管教弟弟妹妹們,同時也有義務代替爹娘,照顧好弟弟妹妹們,同時也要過早的為爹娘分擔家務。

總之,長子在一個家族來說,往往是對爹娘最孝敬的一個,對於弟弟妹妹們最能吃得起虧的一個人。

一般情況下,長子說的話,弟弟妹妹們都還是願意給幾分麵子的,哪天想到自己攤上的這個弟妹費春燕,實在是太難纏了。

“我是想快點幹。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想快點幹活呢。”費氏頂了大哥秦森一句。

當然,她言下之意就是在計較弟妹阿玉,覺得她沒有好好的幹活,是她拖累的大家。

“我說春燕呀!阿玉前段時間不是身體不舒服嗎,咱們做哥嫂的多幹點兒,她少幹點兒,又有什麼關係呢?想一想你前年打豬草崴了腳的時候,當時有小半年都幹不了活。咱們大家也沒有說什麼呀!”秦家老大輕聲說話的時候,盡量的表現出和顏悅色的態度。

其實,秦森的弦外之音,就是覺得弟妹費氏,有點兒斤斤計較,同時還有點得理不饒人。

大哥秦森快40歲了,由於農家人常年滄桑的勞動,他臉上已經爬滿了皺紋,不仔細看的話,以為他都是50歲的老年人了,這都是長年累月繁重的勞動,讓他過早衰老的原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