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羨林
閱讀
代序 人生卷 世相論語 心靈獨白 懷人哀歌 神遊天地 學問卷 東方西方 談佛論道 文學天地 季羨林年譜
閱讀
長達一個世紀的感悟。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季羨林先生關門弟子錢文忠推薦並作序。 這是季羨林先生一生最精辟的總結,學問與人生融為一體的人生曆程。 台灣國學大師傅佩榮,聞名政治學者吳稼祥,新浪聞名博客劉仰,天問集團總裁潘洗塵共同推薦。 在億萬年地球存在的期間,一個人隻能有一次生命。這一次生命是萬分難得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熟悉到這一點。切不可掉以輕心。盡管人的壽夭不同,這是人們自己無能為力的。不管壽長壽短,都要盡力實現這僅有的一次生命的價值。 骨頭本來就講一種生理的東西,用到人身上,就是指人要講氣節。孟子就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富貴我們也不怕,貧賤我們也不怕,威武我們也不怕,這在別的國家是沒有的。就是說作為一個人,我有我的人格,頂天立地,不管你多大的官,多麼有錢,你做得不對我照樣不買你的賬。 我現在覺得,人真是一個奇妙的動物,人的一生也多半是奇妙的一生。你想走的路,有時無論如何也走不上。你不想的路,不知不覺之中,不管有多少曲折,最終還是要走上。 ——季羨林
閱讀
季羨林先生的著述,坊間出版物琳琅滿目,已經有多的感覺了。季羨林研究所組織出版的一套裏,有一本名為《季羨林談人生》的小冊子,可算佼佼者。它之所以暢銷,就在於凸現了先生晚年的思想精華,展示給人們一個爐火純青的大師的精神境界。 先生學問精深,在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上,見解迭出,獨樹一幟。他對東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引人注目,他的21世紀將是中國世紀的預言似乎正在得到證實。先生很早就從事文藝創作,在散文領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正由於有豐富的創作實踐,他對新文學西化現象的嚴厲批評,才顯得如此誠懇、精準,盡管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但時間必將證實其價值。東方神韻、中國精神,在先生的文章裏一以貫之,他給予我們強烈的民族自信心。 這本《季羨林生命沉思錄》,從先生一生的著述中選取材料,把先生的學問與人生精華全部呈現出來,選材精當,編排新奇,讀來興味昂然。 先生曾經說,自己說的都是真話。這本編輯著作就是真話的金山,他一生的感悟與思想精華全在裏麵了。這是學問與人生融為一體的生命曆程,假如你還不了解先生,請從這本美妙的小書開始,假如你已經了解了先生,也請從這本書開始,它會給你一個完整的人格圖象。學問即人生,讀完此書,你將得到這樣一個結論。 是為序。 2007年12月7日 北京
閱讀
=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文\桂傑 新出版的《季羨林生命沉思錄》是一本很有嚼頭的書,這是經過過濾之後的一個老人人生聰明的全部精華,也許我們很難把季羨林老先生的書通讀一遍,以格言形式出現的這本書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是一次非凡有意義的思想遊曆和穿越。 季先生在書中說了這樣一段話:在文學範圍內,改文言為白話,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七十多年以來,中國文化創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據我個人的看法,各種體裁間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小說,包括長篇、中篇和短篇,以及戲劇,在形式上完全西化了。這是福?是禍?我還沒見到有專家討論過。我個人的看法是,現在的長篇小說的形式,很難說較之中國古典長篇小說有什麼優越之處。戲劇亦然,不必具論。至於新詩,我則認為是一個失敗。 有關季老的這段談話最近成為爭論和批評的重點。學者劉仰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撰文表達“碰到知音的興奮”並讚同了季羨林先生的看法,認為“中國現代詩一百年來走過的道路,確實證實是一個失敗”是走上了“一條沒有前途的道路”,是“走進死胡同”,並斷言:“此路不通”。接著一些詩歌界的人士站出來對季老的話表示震動和質疑,文學評論家何三坡的觀點更像是在罵人,稱季老先生一直在說昏話,“世界上有這樣弱智的大師麼……不該被打屁股麼?”網絡上因為季老的書一時熱鬧起來,仿佛新詩在當下的不景氣似乎都是季老這一番話直接導致的結果,正在醫院安心養病的季羨林老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因為說了些什麼而被現在的人說來道去、指手畫腳。 中國人對於讀書向來喜歡較真,喜歡在苛求大師當中求全責備,甚至以叫板和痛罵別人為快。其實,讀書不必抱著學習的態度,也不要把所有大師的話當成普遍真理。捧讀季老這樣一本人生格言,應該感覺是和一個富有聰明的老者在聊天,應當心平氣和專心聆聽,而不應低眉順眼或者怒目圓睜。 關於自己說話的立場和態度,其實季老在他的這本語錄書中已經交代得十分清楚了,“個人的意見不管一時覺得多麼正確,其實這還是一個未知數。時過境遷,也許會發現,並不正確。到了此時,必須有勇氣公開改正自己的錯誤意見。”(P50)也許,中國的新詩的確需要一點時間證實自己的不“失敗”,並讓健康長壽的季老在有生之年有機會改正自己這個“錯誤”的看法。對於罵人,其實季老也並不怕,他曾經說過“我覺得有一千隻手揮動在我的頭頂上,有一千隻腳踢在我的腿上,有一千張嘴向我吐著唾沫。”(P70)但是,季老還說,“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別人阻擋不得,當然,我也有駭怪的權利,別人也阻擋不得。”(P47) 其實,在《季羨林生命沉思錄》當中蘊含著無量的聰明,閱讀這樣的書你不必像被毛主席語錄一樣牢牢記住大師的每一句觀點並供奉起來,而是應該去專心體會一個大師的人生態度,他的思維方式,以及為人處事的方法,體會他的寬容、聰明、幽默、性情、風趣、簡單、自責、憂慮等等。 在書中,季羨林說過這樣一段話:“‘文化大革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盛事’。假如我自己不跳出來,就決不可能嚐一嚐這一場“革命”的滋味,決不可能了解這一場災難究竟是什麼樣子”,對於文革這樣的驚世浩劫,季羨林老人都有這樣的心態,因此我可以下結論,無論網上那些所謂的評論家和文化人如何罵他,如何要打他的屁股,他會寬恕你們所有人,並報以淡然而無謂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