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段(2 / 2)

蕭深說完就謹慎地告退,衛王坐在妝台前才發現自己一頭呆毛淩亂!我去!老子的形象!

——————————————————————————————————————

門上報說衛王殿下來訪的時候,杞國公與莒國夫人也在商議皇後的事兒。

皇太後和衛王大戰,第二個逃不開的是杞國公家,皇太後是徐家女兒,又想立另一個徐家女兒做皇後,說跟杞國公家沒關係,豬都不相信!

杞國公還真有這麼樣一個想法,在外人看來,徐瑩與蕭複禮處得是相當不錯的,也是母慈子孝。徐瑩對蕭複禮也是關愛有加,對蕭複禮的生母錢氏也沒有刻意排擠——當然錢氏也很識趣。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親上加親,又有何不可呢?

杞國公的心裏,他母親是公主,妻子是郡主,女兒是皇太後,給兒子們娶的媳婦門第也不算次了。雖則世人婚姻重世家,杞國公家早在還是襄城侯的時候已是京中不錯的人家了,否則當年齊國大長公主也不會下嫁於此。世家又如何?眼見也已經露出衰敗跡象來了,沒道理皇後的位子就必須是世家的,不是嗎?如果自家孫女兒再被立為皇後,那也是對家族的一種肯定。

他吸取了女兒的教訓,在打定主意之後,就與妻子刻意培養孫女兒,希圖培養出一個合格的皇後來。

眼下勳貴土鱉的勢力有所上升,世家的勢力有所下降。徐瑩是皇太後,杞國公家在禁軍中也有一定的勢力,好好操作一下,徐家女為皇後也不是不可以。難就難在這個“好好操作”上了,操盤手、執行人水平不夠,再好的計劃也要受磨難。

杞國公的計劃裏,好好培養好了孫女兒,各項都達標了,往宮裏一放,在徐瑩跟前了,好歹能跟蕭複禮混個臉兒熟。當然,皇後這個位置競爭還是很激烈的——至少是世家都覺得自家孩子足夠好!

可皇帝也得講究孝道不是?皇太後與皇帝母子之前相處融洽,蕭複禮這裏至少不會反對,再就是看朝中情況了。除了世家,土鱉們的條件都不如自家有利。

杞國公正在與莒國夫人說:“既然韓國夫人無意於此,鄭靖業那裏就用擔心使絆子。李幼嘉最聽鄭靖業的話了,韋知勉自己還不清不楚呢,李神策一人無能為。”嗯,李神策已經是宰相了。

莒國夫人道:“若是鄭靖業父女讚同阿歡,非但朝中順利,便是聖人那裏也好說道——鄭七總是聖人老師,聖人也更喜歡她。”

“可是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