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的大曆史觀:萬曆十五年(選載)

作者:黃仁宇

出版說明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萬曆皇帝

第二章 首輔申時行

第三章 世間已無張居正

第四章 活著的祖宗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

第六章 戚繼光——孤獨的將領

第七章 李贄——自相衝突的哲學家

參考書目

附錄一

《神宗實錄》一

《神宗實錄》二

附錄二

《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曆史觀黃仁宇

1619年的遼東戰役黃仁宇

附錄三

英文版序言 富路特

萬曆:漫長的怠政時代 歐蒲台

皇帝隻是個牌位 黃粹存

出版說明(1)

1976年的夏天,五十八歲的華裔美籍曆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用英文完成了《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其中文本名《萬曆十五年》。這一年,是美國建國二百周年。而在黃仁宇的祖國——中國,這一年,“文革”終於結束了。

至今,三十年過去了。

三十年前,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黃仁宇是個陌生的名字。但是,《萬曆十五年》改變了這一切。在黃先生一生豐富的著述之中,《萬曆十五年》無疑是他影響最大的著作,它使得黃先生畢生倡導的“大曆史觀”為整個學術界所熟知。而他卻已經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年,2000年,遽歸道山了。

為了紀念《萬曆十五年》問世三十周年,我們編輯出版了這本“增訂紀念本”。

《萬曆十五年》中文本是黃先生據英文本親自譯寫的,1979年5月交中華書局。編輯部對文字作了加工潤色,再經黃先生審定後,最終定稿,於1982年5月出版。兩年之後再版時,增入兩段附錄和《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曆史觀》一文,後者是黃先生應中華書局《書品》雜誌約稿而寫作的。此後,本書多次重印。

此次出版“增訂紀念本”,我們依據黃仁宇先生手定的“校正本”及致編輯部的信函所示,並參考了英文本,對全書的文字重新作了詳細校訂,核對了引文和注釋,細檢了標點和體例,改正了多處錯誤,使全書文字更趨完善。

附錄是重新編定的。兩篇《神宗實錄》編為附錄一。附錄二則收錄了黃先生的兩篇文章,除《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曆史觀》之外,另一篇是黃先生在該文中提到的《1619年的遼東戰役》一文。這場戰役發生於萬曆四十七年,是關係明朝生死存亡的轉折點。而明軍的失利,其根子仍在其官僚製度。這對理解《萬曆十五年》的主旨是有力的補充。⊿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附錄三收入了三篇文字。第一篇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高壽的富路特先生為英文本所作的序言,文字雖短,但見解精辟。第二篇是美國著名作家歐蒲台的長篇書評。他在給黃仁宇的信中說:“我從紐約《時代周刊》獲悉您的大作。雖然它與我的知識範圍相距甚遠,但我還是請求在《紐約客》上為它寫一篇書評。”它代表了當時美國的知識界對此書的看法。第三篇文字是黃先生的妹妹黃粹存女士寫的。這是一篇對《神宗實錄》中萬曆皇帝與申時行對話紀錄的讀後感。黃先生在給中華書局編輯部的信中提到,“這隨筆可以代表一般讀者的意向”,並希望可以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