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怪談異誌

作者:顧曲流觴

走路的人

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種朋友,有的是喝酒吃肉,有的是工作同事,有的是發小同學,在一起總有一個共的同愛好與動機,而對於許何來說,他這個朋友卻是在網上與他聊天結成好友的。

然而,這個朋友,許何除了知道他每天晚上8點上線11點下線,其餘對他一無所知。每天三個小時的聊天風雨無阻,那大段大段的文字發過來,與其說是聊天,不如說是講故事,或者是傾訴。

“今天我要說的是我的親身經曆,想要聽嗎?”

“當然想,現在每天晚上不聽你的故事,我就睡不著覺。”

“嗬嗬,我怕你聽了,更加睡不著。”

“說吧,為了這故事,就算一晚不睡,也值了。”

“這還是要從我讀書的時候說起了,高三因為要升學,所以常常晚上要補習,那個時候不像現在的學校都有晚自習的,特別是在我們農村,想考上學校飛出山溝的隻有請任課老師給自己開小灶,都是吃了晚飯自己背著書包到老師家裏去,然後補習完了再自己回來。

那個時候因為年輕,膽子也大,常常一個人去一個人回來,從來也不覺得有什麼。直到有一天,還記得那是月中初幾的時候,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去的時候天色還好,回來的時候已經十一點多,天暗得像浸在墨水中一樣,我從老師家裏借了個手電筒,一路走了回來。

從老師家到我家要翻過一座小山坡,山坡上有個廢棄的祠堂,電筒的能見度很差,隻能照到一兩米遠的地方,我清晰的記得,在經過祠堂的時候,就聽見一小男孩跟一個小女孩打鬧玩耍的聲音,當是我沒往別處想,隻是覺得奇怪,這個地方平時白天都冷冷清清的,誰家的小孩這麼晚了還不回家,萬一要是出事了怎麼辦。於是我便拿起手電筒四處尋找,聽到這兩個小孩打鬧的聲音一會跑到了前麵,一會又跑到了後麵,似乎玩得興起的樣子,但是就是找不到人,於是我急了,這麼晚了還玩得這麼瘋,大人就不管嗎?便往那兩個聲音一路找去,但是那聲音似乎越來越遠,最後竟然覺得好像是山坡的對麵發出來的,當時自己我仍然不覺得有什麼不對,還自以為是的認為是回聲的作用,畢竟高三的孩子學到了點東西總是希望能夠運用到生活當中去,來證明自己不是白癡吧,於是我便放棄了找尋,一繞過祠堂走到了大路上來。”

“幸好你沒有跟上去,會不會像電視裏那樣,跟到了懸崖邊呢……”許何開始聯想著。

“我想,我如果跟去,應該也不會到懸崖邊,因為我覺得那對小孩的聲音很天真,所以當時根本就沒有害怕的意思。”

“哦,那然後呢?”

“我走上了大路,但是雖然說是大路,其實到今天來說,也就是比山路平整一些寬敞一些的黃土路,兩邊都是水田,交錯著很多田埂,但是視野倒是開闊了很多。

沒走多久,便發現前麵四五米處有個身材高大穿白色絲綢衣服的頭發花白老人也在趕路,我的第一感覺確定他是穿著絲綢,因為絲質的衣服很飄很垂的,他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隻是這個老人手裏沒有提燈,卻走得很穩健很輕快,如果不是他的衣服料子太顯眼,我想以我手電筒的光亮也很難發現他。

一路上我一直在奇怪,想走上前去打個招呼,但是想又是不認識的怕太冒失,於是便想走到他前麵去,然後等他先看到我,再結伴而行,於是我加快速度走到了他前麵,在拐彎的地方想等他一下,但是等了半天沒見有人走過,便回頭拿手電一照,人不見了,我當時挺氣餒的,因為我那個時候不善言辭,現在也是,為自己這個性格還鬱悶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