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這個姓也護不了他多久了。
對他起了心思的,是大秦的皇帝。
秋狩。
他的帳篷距離禦帳最近。陛下遣人賜了一杯茶。他接過,還沒來得及喝,卻被剛剛打獵歸來的長寧搶過去一口喝幹了。長寧是馬上將軍,與他從小交好,為人最是豪爽不羈,此時還在叫著:“渴死了,再來一杯,換大杯子!”
薛景華愕然,卻又悄悄放了心。長寧這種類型,陛下怕是看不中吧,倒是可以借機脫身了。
可是他萬萬沒有料到,廖長寧扛不住藥力,把小皇帝給壓倒了。
事情難辦了。長寧自己進了天牢,廖將軍帶著兩個兒子跪在禦書房外麵請罪。薛景華想,大錯已經鑄成,恐怕他能做的,就是不連累薛家,再為廖家保留一絲血脈了。至於他這條命和這個身體,已經不再奢望了。
可是那個小皇帝卻讓他狠狠地吃了一驚。
陛下放過了長寧,放過了廖家。甚至,也放過了他。雖然讓他住進了重華宮,卻並不在內宮範圍。雖然喜歡拉他的手看著他發呆,那雙眼睛卻太過清亮了些。
小皇帝,和以前有些不同了。
是長大了嗎?或許是的,因為陛下開始幹預朝政了。
增尚書省,下轄六部,舉賢不避親。
薛景華微微欣喜,把事情辦得妥妥帖帖的。卻不想,在他眼中太過稚嫩的小皇帝又給了他太多太多的驚喜。
陛下造出了紙,書寫繪畫保存極為便利。
陛下建了圖書館,招天下學子抄書,免費開放。
陛下會寫漂亮的毛筆字,會畫好看的畫。
陛下開了科舉。
科舉。薛景華這次狠狠地吃驚了。科舉對世家來說已經動搖到了根本,對皇家來說卻有著莫大的意義,對寒門來說更是改換門庭的最快捷徑。
這樣的小皇帝,僅僅十七歲而已,是天生聰慧,還是隨園主人的教導有方?
緊接著,薛景華領教到了小皇帝的帝王心術。
麵對科舉提出異議的張老,三朝元老,在陛下的“再奏一遍”的要求之下汗濕了衣衫,回去就告病了。
修長城,挖運河。國庫緊張,私庫來補。薛景華再次讚歎了,也越發仰慕那位隨園主人了。陛下不喜讀書,也討厭看那些文縐縐的東西,但是,這又有何妨?他們家陛下,學的是大智慧,是真正利國利民的東西。
薛景華想,俗語良禽擇木而棲,他算是找到他的木了。
即使他們家陛下總是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一樣,那麼,寵一寵就是了。陛下喜歡坐在他的身邊吃飯,喜歡一邊吃一邊給他夾他不喜歡的菜,喜歡吃完午飯窩在他的榻上和他擠在一起午睡。醒著的陛下總是活潑潑的,睡著的陛下卻安靜的像一幅畫。
匈奴來犯,廖家父子三人陣亡。長寧來求,薛景華卻有些擔憂。長寧資曆不夠,覬覦西北大元帥之位的大有人在,薛家隻是文臣,在這方麵怕是說不上話。
小皇帝卻給了他們所有人一個驚喜。
二十二歲的西北大元帥,賜天子劍,還綁了一群肉票。薛景華還來不及替朋友高興,就被小皇帝的下一句話打懵了:“景華,把明英送給小三做個軍師如何?”
薛景華隻覺得渾身發冷。明英雙腿殘疾,自四歲起就沒出過他自己的院子,即使才華滿腹外界也是無從得知的。可是陛下為何會知道?為何會覺得明英當得起長寧的軍師?
薛景華不敢再多做猜測,也不敢去看陛下的眼睛,隻好躬身退下。
明英說:“那就去唄!”卻是掩不住的興奮。